时间: 2025-05-07 21:4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9:18
次韵王震
苏轼 〔宋代〕
携文过我治平间,雾豹当时始一斑。
闻道吹嘘借余论,故教流落得生还。
清篇带月来霜夜,妙语先春发病颜。
诗酒暮年犹足用,竹木高会许时攀。
在治平时携带文稿路过你这里,雾中豹纹初露。
听闻有人借我的言论吹嘘,故意让流浪者得以生还。
清丽的篇章伴着月光来临霜夜,妙语在春初时发病的面容。
即使到了暮年,诗酒仍可相伴,竹林与树木高会也可在此攀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些政治清明的时刻,表现出对时局的感慨与思考。雾豹的比喻也可能来源于对事物真相初现的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提倡“诗酒田园”的生活哲学,其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次韵王震》作于苏轼晚年,正值其被贬之际,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细腻,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诗中“携文过我治平间”开篇即以平和的语气引入,表现出对清明政治的向往;“雾豹当时始一斑”则用雾中的豹纹比喻现实中事物的初现,暗含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状的思考。接下来的几句则在讨论文学与人际关系,表现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尤其是“诗酒暮年犹足用”一句,表达了作者即使身处逆境,仍然珍视与友人间的诗酒之乐。整首诗意象丰富,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即使在逆境中仍然可以找到生命的乐趣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携文"的意思是?
A) 书写文章
B) 带着文稿
C) 讨论文学
“流落得生还”中的“流落”是什么意思?
A) 漂泊
B) 生存
C) 归来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政治的批判
B) 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