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莲龟

《莲龟》

时间: 2025-08-11 06:16:02

诗句

半脱莲房露压欹,绿荷深处有游龟。

只应翡翠兰苕上,独见玄夫曝日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6:16:02

原文展示:

莲龟
半脱莲房露压欹,
绿荷深处有游龟。
只应翡翠兰苕上,
独见玄夫曝日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的荷塘景象。半开的莲花在露水的压迫下微微倾斜,绿荷深处游弋着一只乌龟。想必只有在翡翠般的兰苕上,才能看到那位黑衣人享受日光的时刻。

注释:

  • 莲房:指的是莲花的花蕾或花瓣。
  • 露压欹:露水压在莲花上,使其微微倾斜。
  • 游龟:指在水中游动的乌龟,象征着安静和恬淡。
  • 翡翠:形容色彩鲜艳,类似于美丽的鸟类(如翡翠鸟)。
  • 玄夫:黑衣人,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是某位隐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流亡在外。此时,他更倾向于写一些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莲龟》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半脱莲房露压欹”,让人感受到夏日清晨的宁静与细腻,露水滋润着莲花,赋予了莲花生命的气息。诗中“绿荷深处有游龟”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场景,乌龟在水中游动,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安详。

接下来的“只应翡翠兰苕上”,转而将视线引向更高的层面,翡翠兰苕的形象让人感到一种灵动与色彩的美,这与前面静谧的乌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独见玄夫曝日时”,暗示了诗人的自我投射,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悟。可以说,这首诗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诗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半脱莲房露压欹”:描绘了早晨荷花的状态,体现出一种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2. “绿荷深处有游龟”:通过乌龟的游动,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气息。
    3. “只应翡翠兰苕上”:用色彩鲜艳的翡翠兰苕来突出自然的美,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4. “独见玄夫曝日时”:最后一句将视角转向人,暗示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比作“兰苕”,富有诗意。
    • 拟人:露水和乌龟似乎都有了情感,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前后句之间的意象对比,形成一种和谐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莲房:象征着生命的美与脆弱。
  • 游龟:代表着宁静与恬淡的生活状态。
  • 翡翠:象征着色彩的美丽和自然的活力。
  • 玄夫:隐喻诗人对自由与阳光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游龟”象征着什么? A. 宁静
    B. 动乱
    C. 美丽
    D. 忧伤

  2. “半脱莲房露压欹”描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A. 阳光
    B. 雨水
    C. 露水
    D. 风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忽视
    B. 热爱
    C. 恨恶
    D. 疏远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自然描写。李白的诗多用夸张与想象,而苏轼则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岁暮书事十二首 六月五日苦暑 泊楚州锁外六首 秋风三首 其一 呈宜君 题江州琵琶亭 戏赠张嘉甫 喜雨止 离京后作七首 和人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飠字旁的字 睹着知微 雨霾风障 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我崇拜 追赠 艮字旁的字 唇焦口燥 斗鸡走犬 雨字头的字 四字头的字 迤逦不绝 穷瘠 口字旁的字 趁浪逐波 保健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