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开先漱玉亭

《开先漱玉亭》

时间: 2025-04-30 01:33:17

诗句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3:17

原文展示:

高岩下赤日,深谷来悲风。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
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山岩下,烈日当空,
深谷中传来阵阵悲风。
撕开那青玉般的峡谷,
飞出两条洁白的龙。
翻滚的浪花如霜雪般散落,
古潭在这清澈的空中摇曳。
余流静静滑过,无声无息,
迅速奔泻而下,撞击着两块石头。
我来到这里不忍离去,
月亮从飞桥的东边升起。
那高高的白银阙,
和沉沉的水精宫,
我希望能随那高亢的琴声而生,
脚踏红色的鯶公。
手持白色的芙蕖,
跳入这清澈的水中。

注释:

  • 高岩:高耸的山岩。
  • 赤日:烈日,形容阳光强烈。
  • 悲风:悲凉的风,暗示环境的孤寂。
  • 擘开:撕裂、打开。
  • 青玉峡:指清澈的峡谷。
  • 白龙:比喻奔腾的流水。
  • 乱沫:翻滚的浪花。
  • 水精宫:水的宫殿,象征着美丽的水景。
  • 鯶公:一种鱼,象征水中的自由。
  • 芙蕖:白色的荷花,象征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苏东坡,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画家。他以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广泛的学识著称,作品风格多样,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流亡时期,正值他被贬至黄州。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开先漱玉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苏轼作为诗人的高超技巧与深厚的情感。诗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绘,把高山、峡谷、流水、月亮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开篇即以“高岩下赤日”引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通过“深谷来悲风”引入情感的层面,表露出一种孤独感。

诗中“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的意象极为生动,白龙象征着奔腾的流水,给人以活力四射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的情感也逐渐升华,尤其是“我来不忍去”一句,表现出作者对这片美景的不舍和留恋,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最后几句“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更是体现了作者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表达了他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岩下赤日:描绘了高山岩石下的烈日,营造出一种高亢、明亮的氛围。
  2. 深谷来悲风:深谷中吹来悲凉的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暗示了环境的孤独感。
  3. 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描绘峡谷的壮丽,水流如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4. 乱沫散霜雪:浪花翻滚如霜雪,表现了水流的急促与激荡。
  5. 古潭摇清空:古潭清澈,摇曳生姿,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6. 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描绘流水的轻柔与迅速,形成动静结合的美感。
  7. 我来不忍去:表达了作者对这美丽景色的不舍。
  8. 月出飞桥东:月亮升起,给夜晚增添了光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9. 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白银阙与水精宫象征着美丽的境界,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10. 愿随琴高生,脚踏赤鯶公:表达了与自然合一的愿望,渴望追求自由与美好。
  11. 手持白芙蕖,跳下清泠中:象征着纯洁,愿意融入清澈的水中,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白龙,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形成了美丽的音韵效果。
  • 拟人:古潭摇曳生姿,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苏轼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岩:象征坚韧与巍峨,表现自然的伟力。
  2. 赤日:象征激情与生命力,体现了阳光的温暖。
  3. 悲风:象征孤独与淡淡的忧伤,暗示人生的苦涩。
  4. 青玉峡:象征美好与清澈,表现自然的神秘。
  5. 白龙:象征奔腾的生命力,表现自然的力量。
  6. 白芙蕖:象征纯洁与美好,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开先漱玉亭》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王维
  2. 诗中“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描绘了什么?

    • A. 高山
    • B. 水流
    • C. 白云
    • D. 月亮
  3. 诗中提到的“赤日”指的是?

    • A. 日落
    • B. 烈日
    • C. 日出
    • D. 月亮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王安石的作品,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 《水调歌头》:苏轼的另一首名作,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

诗词对比

  • 比较《开先漱玉亭》和《登高》:杜甫的《登高》同样体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但更加强调了人生的苦涩与时光的流逝。苏轼则在此诗中展现了对美的向往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壬子元日 书家信后 得蒋三湘帆札 夏日园中即事 登清风台谒夷齐庙 望南阳湖 自青县入卫河 旅店早发 金乌诗 述志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中 肝肠寸裂 陈规陋习 方字旁的字 国故 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顽梗不化 秃宝盖的字 色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邺下才 敢怒而不敢言 清酌庶羞 圣菲波哥大 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帝世 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