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9:42
尚方借剑心何壮,牌背书辞气渐低。已分黄泉埋碧血,忽闻丹阙放金鸡。花看上苑期吾弟,萱树高堂仗老妻。且脱南冠北庭去,大宛东畔驾兰西。
借着尚方宝剑,我的心情是何等壮烈;但是在牌子的背面,我的言辞却渐渐低沉。已经分离了黄泉,埋葬了我的碧血,忽然听到丹阙(指天宫)里传来金鸡的鸣叫。花儿在上苑盛开,我期盼着我的弟弟;萱草在高堂上生长,依靠着我的老妻。且让我脱去南方的冠帽,北上庭院去,驾驭着兰马,前往大宛的东边。
谢济世,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时事,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此诗写于诗人被囚禁的时刻,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及对未来的渴望,反映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心境。
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复杂的矛盾,既有壮志未酬的豪情,又有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通过“尚方借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壮志与抱负,但随着“牌背书辞气渐低”,这种壮志又遭遇了现实的压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接下来的“已分黄泉埋碧血”,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了死亡的边缘,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忽闻丹阙放金鸡”一语,似乎是对未来的暗示,带来一丝希望的光芒。紧接着,诗人思念起亲人,尤其是弟弟和老妻,这种对家庭的依恋感动了人心。最后两句“且脱南冠北庭去”,呈现出一种渴望逃离现实的冲动,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整首诗在雄壮与柔情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一幅动人的画卷。
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尚方借剑”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萱树”象征着什么?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与杜甫《登高》相比,谢济世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