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庚午三月十一曰,梦见桃花数十株,落红乱飞。

《踏莎行 庚午三月十一曰,梦见桃花数十株,落红乱飞。》

时间: 2025-07-30 04:17:23

诗句

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

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

林塘容有再来时,不辞泪眼长凝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17:23

原文展示:

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
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
林塘容有再来时,不辞泪眼长凝伫。

白话文翻译:

在春风中,梅花的灵气飘荡,先前的柳絮随着风舞动,万点桃花如雨般纷飞。
在斜阳的映照下,桃花的红色愈加鲜艳,沉沉的梦境与斜阳一同流逝。
曾经的刘郎,去年的崔护,心中感伤却没有任何实质的凭据。
林塘或许还有再来的时光,但我却不愿离去,只愿泪眼朦胧地凝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魂:梅花的气韵或灵性。
  • 絮舞:柳絮随风舞动的情景。
  • 缤纷:形容花朵纷纷飘落的样子。
  • 前度刘郎:指的是古代诗人刘郎,常用于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崔护:指的是唐代诗人崔护,他的诗作中常有对春花的描写。
  • 林塘:树林和塘水,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典故解析: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出自古代文人对往事的追忆,刘郎和崔护都是与桃花相关的典型人物,诗人借此表达对逝去爱情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曾寿,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庚午年春天,作者在梦中见到盛开的桃花,触动了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爱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通过描绘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过往恋情的追忆。开篇的“飘接梅魂”与“落先絮舞”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梅花与柳絮的交错,隐喻着生命的碰撞与流转;而“缤纷万点桃花雨”则生动地描绘了桃花如雨般飘落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浪漫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以“斜阳影里不胜红”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桃花,既有美好的意象,又隐含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诗人沉沉入梦,梦中与斜阳一同消逝,表现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引入了历史人物,表现出对过往恋情的感伤,强调了那种“伤心等是无凭据”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美的表象下,暗藏着深沉的情感冲突与思考。

最后一句“不辞泪眼长凝伫”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希冀与对过往的眷恋,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深刻地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飘接梅魂,落先絮舞:描绘春天的气息,梅花的气韵与柳絮的舞动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春的生机。
  2. 缤纷万点桃花雨:桃花如雨般纷纷飘落,营造出浪漫、轻盈的意象。
  3. 斜阳影里不胜红:夕阳映照下,桃花愈加绚丽,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贵。
  4. 沉沉梦与斜阳去:沉浸在梦中,梦境与斜阳一同消逝,象征着美好与失去的结合。
  5.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历史人物的引入,表达对往日爱情的追忆与惆怅。
  6. 伤心等是无凭据:感伤的回忆却没有实质的证据,表明往事只存在于记忆中。
  7. 林塘容有再来时: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与期待。
  8. 不辞泪眼长凝伫:愿意泪眼相伴,凝望着过去与未来的交汇,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雨比喻爱情的美好与脆弱。
  • 拟人:梅魂与柳絮被赋予灵性,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前度刘郎,去年崔护”形成对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爱情的细腻回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既浪漫又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爱情与美好,但也暗示其短暂性。
  • 梅魂:代表高洁与坚韧的品质。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泪眼:表达对过往的眷恋与情感的流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前度刘郎”是指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郎
    • D. 崔护
  2. 填空题:诗中“缤纷万点桃花雨”描绘了____(自然景象/爱情的悲剧)。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斜阳”具有象征时间流逝的意义。(对/错)

答案:

  1. D
  2. 自然景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诗词对比: 对比陈曾寿的《踏莎行》与杜甫的《春望》,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而后者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情感的表达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涂山怀古 悲哉行 塞下曲 杂歌谣辞。步虚引 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 赠江西周大夫(一作赠周太史) 番禺道中作 蒲门戍观海作 自归山 赠温州韩使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欲擒故纵 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显切 炊金爨玉 学年 酒酣耳热 包含翩的成语 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敷衍了事 黑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名山之席 鄙族 十拿九准 思开头的成语 多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