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7:27
采桑子
作者:郑骞 〔清代〕
碧波低处天如线,
漠漠秋情。
恻恻归程。
争不漂流过此生。
新来万事收心也,
鬓枉青青。
心已星星。
风里杨花水面萍。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水面如同碧波荡漾,天际线模糊而遥远,充满了淡淡的秋意和归家的愁绪。诗人感叹,为什么不在这短暂的生命中漂流呢?近来万事都已归于心底,虽然白发渐生,但内心依然如星星般明亮。风中飘荡着杨花,水面上漂浮着浮萍,似乎在感慨人生的无常和漂泊。
本词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杨花”和“浮萍”是常见的自然意象,代表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常用于表达离别和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郑骞(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以词风清新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人生感悟,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期,诗人往往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考,反映出对人生和命运的无奈和思索。
《采桑子》以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笔调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归途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碧波低处天如线”描绘了天水相接的广阔景象,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随后“漠漠秋情”渗透出淡淡的忧愁,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心情。
“争不漂流过此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流逝的无奈,暗含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接着“新来万事收心也,鬓枉青青”,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自然景象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自我归纳,虽然鬓发渐白,但内心依然充满生机。
最后一句“风里杨花水面萍”则以具体的意象结束,杨花和浮萍象征着生命中的无常与漂泊,给整首词增添了一丝惆怅与哲理。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人生流转的感慨,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理性认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碧波低处天如线”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鬓枉青青”中的“枉”字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杨花”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也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郑骞的《采桑子》则更侧重于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