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3:05
徐燮的《采桑子 闺情》
流苏晓控人初起,杏脸明霞。
云鬓堆鸦。浅淡双眉细又斜。
庭前芳景知何似,梅尚含葩。
草渐抽芽。一线春风投碧纱。
清晨,流苏垂下,刚刚起床的人,脸上泛着杏色的光辉,像晨霞一样美丽。
她的头发如乌鸦一样堆叠,细眉轻轻弯曲,显得温柔而娇媚。
庭前的花草景色与什么相似呢?梅花刚刚含苞待放,
草也开始抽出嫩芽。春风轻轻拂过,透过碧色的纱窗,传递着春的气息。
徐燮(1645-1715),字子长,号子静,清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尤其在《花间集》风格上有深厚造诣。他的作品常带有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风格。
《采桑子 闺情》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欢欣与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在古代,词多用于表达情感,描绘生活,徐燮的这首词则将家庭生活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感情。
《采桑子 闺情》是一首清新而富有诗意的词作,徐燮在其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女子的娇媚。词的开头通过“流苏晓控人初起”的描绘,展现出清晨的宁静与初醒的慵懒,给人一种温暖而亲近的感觉。接着用“杏脸明霞”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融入了自然的色彩,既具真实感又富有想象空间。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云鬓堆鸦”与“浅淡双眉细又斜”则突出了女子的气质与神韵,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她的柔美与温柔。整首词通过对庭前景象的描绘,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尤其是“草渐抽芽”,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的复苏与生命的蓬勃。
最后一句“一线春风投碧纱”则将情感与景象结合得更为紧密,春风轻拂,带来生命的气息,仿佛也在传递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柔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充满了春日的温暖与浪漫。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女子的娇媚,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一种温柔、浪漫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爱情和自然的热爱。
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云鬓堆鸦”中的“云鬓”指的是什么?
“草渐抽芽”表达了什么意象?
徐燮的《采桑子 闺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徐燮的词偏重于春天的描写和女子的美丽,而李清照的词则更着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感受。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同样体现出对生命美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