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9:51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於用,捐躯死其常。
在伏柏的树林下游玩,吃柏树的叶子便会生出香气。
我只知道自己后悔,却没有办法防备周全。
赤豹因尾巴而死,猛虎因眼睛而丧命。
有时或许能有所收益,牺牲生命却是常有的事。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可以理解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赤豹和猛虎都是非常强壮的动物,但它们的致命伤却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部分,这反映了人类的命运同样脆弱,任何人都可能因为小的失误而遭遇致命的打击。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裕,号清白,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此诗是梅尧臣在游玩伏柏林时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引发对生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梅尧臣的《和王仲仪二首·麝香》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后悔的主题。诗的开头通过游玩伏柏林与食柏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转向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赤豹和猛虎,象征着即使是强大的生物也难逃命运的捉弄,生与死之间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张力,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梅尧臣在诗中运用了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使得诗句既有视觉的冲击力,又蕴含深刻的情感。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游玩自得的轻松到对生命脆弱的沉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命运的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深刻表达。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即便是最强大的人或动物,也难以逃避命运的安排。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发对生活选择与后悔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诗中“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强者的无敌
B. 生命的脆弱
C. 自然的美丽
D. 快乐的游玩
“噬脐”在文中表示什么?
A. 吃东西
B. 后悔
C. 享受生活
D. 自然的馈赠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
C. 平静
D. 兴奋
梅尧臣的《和王仲仪二首·麝香》与苏轼的《题西林壁》皆探讨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但梅尧臣更加强调生命的脆弱,而苏轼则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二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