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祝融峰

《游祝融峰》

时间: 2025-05-05 09:49:02

诗句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寻着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9:02

原文展示: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寻着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

白话文翻译:

祝融峰高耸入云,想要看见却只见轻烟缭绕。 山中的老者喜爱这座山,不愿离去,醉卧在山脚下。 山童寻找着不敢打扰,沉吟着生怕山翁生气。 梦中醒来精神抖擞下山去,沿着小路月光和松风清凉。

注释:

  • 祝融:指祝融峰,传说中的火神,象征高峰。
  • 万丈:形容极高的样子。
  • 轻烟:指山中升起的雾气,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山翁:指山中的老人,象征对山的热爱。
  • 醉眠:形容沉迷于山的美景而入睡。
  • 山童:指在山中玩的孩子,代表纯真与无邪。

典故解析:

祝融峰是中国名山之一,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提到的“山翁”和“山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注重文章的内容与思想。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韩愈游历祝融峰时,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自然与人文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游祝融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川的热爱与向往。开头两句,描绘了祝融峰的巍峨和迷雾缭绕的神秘,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壮观感。接下来,山翁的形象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他沉醉于山水之间,放弃了尘世的纷扰,体现了隐士的生活理想。山童的存在则增添了诗的童趣,反映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最后两句,梦中回归现实,清新的月光与松风让人感到宁静与舒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祝融万丈拔地起”:祝融峰高耸,意象鲜明,展现出其雄伟。
    • “欲见不见轻烟里”:云雾缭绕,隐喻对美景的渴望。
    • “山翁爱山不肯归”:山翁醉心于山水,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爱山醉眠山根底”:表现山翁的安逸与满足。
    • “山童寻着不敢惊”:山童的谨慎,显示对自然的尊重。
    • “沉吟为怕山翁嗔”:表现出山童的纯真与对老人的敬畏。
    • “梦回抖擞下山去”:梦中的回归,象征人对自然的归属感。
    • “一径萝月松风清”:描绘出清幽的山间小路,给人以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将山翁与山童赋予以人性,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如“欲见不见”,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山水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祝融峰:象征着高洁与不屈,代表着自然的伟大。
  • 山翁:象征着对自然的归属与宁静的生活方式。
  • 山童:象征着纯真与对自然的敬畏。
  • 松风与月光:象征着宁静的生活,反映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祝融峰象征什么?
      • A. 失败
      • B. 自然的伟大
      • C. 城市的繁华
    2. 山翁的形象代表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权力的渴望
    3. 诗中的“山童”表现出什么情感?
      • A. 怨恨
      • B. 敬畏
      • C. 忧伤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韩愈的《游祝融峰》和王维的《鹿柴》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表达,而韩愈则通过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示人与自然的互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寄题罗浮别业 叹征人 遣兴·把盏非怜酒 筇竹杖寄僧 海翻 赴安南却寄台司 和王昭符进士赠洞庭赵先生 寄鄠杜李遂良处士 言怀·恨乏平戎策 杂歌谣辞。步虚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拘缚 牛字旁的字 惨无天日 羽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袍带 包含翚的词语有哪些 凡开头的成语 逼上梁山 髟字旁的字 讯考 损人利己 瓦字旁的字 科案 易地皆然 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死有余诛 天成地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