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37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在昏暗的柳树下,乌鸦啼叫,我穿着单衣伫立在小帘朱户前。桐树花开半亩,静静地锁住了一庭的愁苦雨水。夜深时,空阶上仍在洒落雨滴,故人正在西窗下剪烛谈话。仿佛楚江边的旅宿,微风吹动着灯火,年少的我在外漂泊。黄昏时分,游玩之地。正是店舍没有炊烟,禁城的烟火稀少。旗亭唤来酒,递给高阳的朋友们。想起东园的桃李花开正盛,那个小巧的唇角和秀丽的面容如今是否还在?等我回来的时候,定会有残花伴着我,等着客人一起享用美酒与佳肴。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远,宋代著名词人。他以其精致的词风和丰富的情感而闻名。周邦彦的词多描绘清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情感,风格独特,形成了“周词”的流派。
创作背景: 《琐窗寒·寒食》创作于寒食节前后,正值春末夏初,气候转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闲适和人情的细腻。
《琐窗寒·寒食》是周邦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歌开头通过“暗柳啼鸦,单衣伫立”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冬末春初的早晨,伴随着乌鸦的哀鸣和寒冷的空气,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氛围。接着,通过描写“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引入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怀念,表现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惋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故人与诗人围坐在一起,剪烛谈心,温暖的情感在这份孤独中显得尤为珍贵。诗中的“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更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转瞬即逝的光阴让人感到无奈和惆怅。结尾部分通过对桃李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周邦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诗歌不仅仅是对寒食节的纪念,更是对人际关系、自然景致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孤独却又温暖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怎样的?
“故人剪烛西窗语”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对过往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