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1:04
浪淘沙慢·晓阴重
作者:周邦彦 〔宋代〕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
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
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
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清晨的阴云笼罩,霜打湿了岸边的草,雾气遮掩了城墙。
南边的小路上,华丽的轿车准备出发,东门的酒宴刚刚结束。
恰好轻风拂面,垂柳摇曳,令人忍不住想要将其折下。
我捂着泪水,用玉手轻轻地折下柳枝。
想念汉江边离飞的鸿雁,它们要飞向何处呢?
时光流逝,音信全无。
情意绵绵,眼前的土地远大而辽阔。
在露水冷风中,空无一人,孤独的寒漏在滴答作响。
唉,万事都难以忘怀,唯有这轻轻的别离。
酒杯尚未喝尽,借着断云留住西楼的残月。
罗带的光泽渐渐消散,纹理的被褥叠起,
昔日的香气也顿时消散。
怨歌在琼壶中敲尽,心中的缺失难以弥补。
恨春天匆匆而去,未曾和人约定,夜色中只剩满地的梨花雪。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华丽、典雅,深受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浪淘沙慢·晓阴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通过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表达对时光流逝、离别之痛的深切感悟。
《浪淘沙慢·晓阴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晨曦微露的清晨,感受到的离愁与孤独。开头以“晓阴重”引入,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气氛,象征着离别带来的沉重心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如“霜凋岸草”“雾隐城堞”,不仅形象生动,更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细腻的描写中,如“掩红泪玉手亲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诗词中反复提到的“离别”,如“念汉浦离鸿去何许”,则加深了情感的厚度,表现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无奈。
结尾部分,诗人以“恨春去不与人期”结束,现实的无情与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词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切的情感,唤起读者对时间流逝、离别与美好回忆的共鸣。
整首词表现了对离别的伤感、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浪淘沙慢·晓阴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邦彦
C. 杜甫
D. 白居易
“恨春去不与人期”中的“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年轻
C. 美好时光
D. 所有的以上
整首词最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愉
B. 离愁
C. 愤怒
D. 迷惘
答案:
周邦彦与柳永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刻感悟,但周邦彦的作品更多地强调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柳永则更注重对情感的直白表达。
天空阴沉沉的,岸边的青草已被严霜打得萎蔫枯凋。晨雾弥漫,隐没了城墙上的雉堞。南街上涂足油脂的车子等待出发,东门外的别宴也已经停歇。垂柳拂面,那柔嫩的枝条像是可以采下来编结。美人儿以手掩面,拭去离别的泪水,又伸出玉手把柳枝儿折。想那汉水边的鸿雁,你究竟去了什么地方?离去那么长时日,音信杳无,可曾知有人把你挂牵? 情意切切,思绪绵绵。登高眺望,只见地远天阔,哪有她的身影踪迹。在这露冷风清、无人顾及的地方,只听得寒夜漏壶滴滴,凄楚呜咽,更惹人心烦意乱。可叹世间万事,唯离别最难忘怀,想那时,悔不该轻易分手道别。翠玉杯中酒未干,待等重逢时再斟满。但愿那片薄云,留住西楼角上将落的残月,让我举杯对月,遥遥思念。 她送我的丝罗带久经摩挲,已暗无光泽,花纹绣被久叠一边,皱折已难平展。双环相扣的玉连环也已断开解结,芳馨的异香一时香消气散。不停地怨唱悲歌,敲壶击拍,玉壶已被敲得尽是破缺。可恨的是春光竟匆匆逝去,也不与人事先商量相约,空留下满地梨花,装点得夜色皎洁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