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2:42
行香子 题陈伯玑浣花居图
作者:朱中楣 〔清代〕
半刺羲琴。一段巫云。轻衫淡染竹根青。
苍龙斜倚,宝鸭新熏。似妆初罢,风初袅,韵初生。
仙尘遥隔,幸睹芳真。何时揽袂羡宁馨。
秋高月小,花满庭芬。期怜香伴,清闺里,共论文。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在浣花居,琴声轻扬,似乎是刚刚结束的巫术仪式,轻薄的衣衫染上了竹子的淡青色。苍龙悠然斜靠,刚刚烘烤过的宝鸭散发着香气。似乎刚刚化妆完毕,微风轻拂,韵味渐生。虽然仙尘遥远,但我很高兴能够看到真实的美好。什么时候才能共襟相聚,羡慕那份宁静和谐的生活呢?秋天的天空高而明亮,月亮小而清晰,庭院中花香四溢。希望能和香气相伴,在清静的闺房中,共同探讨文采。
作者介绍:朱中楣,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朱中楣游览陈伯玑的浣花居时,受到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世外桃源。开篇以“半刺羲琴”引入,仿佛琴声在耳边回响,给人以宁静的感受。接着通过“巫云”、“轻衫淡染”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在描绘苍龙和宝鸭时,诗人使用了生动的比喻,突显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词的后半部分从环境的描写转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对生活的向往。尤其是“何时揽袂羡宁馨”一句,流露出一种渴望与期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结尾用“清闺里,共论文”收束,暗示着文化交流与精神共鸣,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美好愿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词中提到的“羲琴”最可能代表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神秘的仪式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种植物
“何时揽袂羡宁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友谊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中楣的《行香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但朱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李清照则更突出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两者都展现了清代诗词的优雅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