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夜思

《夜思》

时间: 2025-05-03 14:59:19

诗句

万声沉寂漏丁东,金井栏干上暗空。

半夜西风人未觉,秋声先报草根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9:19

原文展示:

夜思 张耒 〔宋代〕

万声沉寂漏丁东, 金井栏干上暗空。 半夜西风人未觉, 秋声先报草根虫。

白话文翻译:

四周的声音都沉寂下来,只有漏壶滴水的声音丁东作响, 金井的栏杆上,夜空显得暗淡无光。 半夜时分,西风吹来,人们还未察觉, 秋天的声音却已由草根下的虫鸣先行报告。

注释:

  • 万声沉寂:形容四周非常安静,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 漏丁东:漏壶滴水的声音,丁东是拟声词。
  • 金井:指装饰华丽的井。
  • 栏干:井栏。
  • 暗空:暗淡的夜空。
  • 西风:秋风。
  • 秋声:秋天的声音,这里指秋天的气息。
  • 草根虫:草丛中的昆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作者感受到秋天的气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通过漏壶的声音、金井栏杆上的暗空、西风和草根虫的鸣叫,传达了秋天的到来和作者对这一季节变化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首句“万声沉寂漏丁东”,通过漏壶滴水的声音,突出了夜晚的宁静。第二句“金井栏干上暗空”,以金井栏杆上的暗空为背景,增强了夜的深邃感。后两句“半夜西风人未觉,秋声先报草根虫”,巧妙地通过西风和草根虫的鸣叫,预示了秋天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万声沉寂”和“漏丁东”的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漏壶滴水的清晰。
  • 第二句以“金井栏干”和“上暗空”为背景,描绘了夜空的暗淡,增强了夜的深邃感。
  • 第三句“半夜西风人未觉”,通过“西风”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而“人未觉”则表达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迟钝。
  • 第四句“秋声先报草根虫”,通过“草根虫”的鸣叫,巧妙地预示了秋天的到来,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修辞手法:

  • 拟人:“秋声先报草根虫”中的“先报”赋予了草根虫以人的行为,使其成为秋天的信使。
  • 对比:“万声沉寂”与“漏丁东”的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漏丁东:漏壶滴水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宁静。
  • 金井栏干:金井的栏杆,象征着夜晚的深邃和暗淡。
  • 西风:秋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草根虫:草丛中的昆虫,象征着秋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声沉寂漏丁东”中的“漏丁东”指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水声 C. 虫鸣 D. 钟声
  2. 诗中“秋声先报草根虫”中的“秋声”指的是什么? A. 秋风 B. 秋雨 C. 秋虫鸣叫 D. 秋叶落地
  3. 诗中“金井栏干上暗空”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白天 B. 夜晚 C. 黄昏 D. 清晨

答案:

  1. B. 水声
  2. C. 秋虫鸣叫
  3. B. 夜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描绘秋夜的宁静和思乡之情。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秋夜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夜思》与杜牧的《秋夕》都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而杜牧的诗则更多表达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耒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征。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 次周梦庄咏新绿韵即题其词集 踏莎行 踏莎行 七夕 踏莎行 和清晓 踏莎行 其二 踏莎行 旅夜闻笛 踏莎行 题明叶绸鸳鸯梦传奇崇祯丙子刻本 踏莎行 踏莎行 投方乔誓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誉的成语 包含辕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鬯字旁的字 包含辞的成语 绞丝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重辟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身微命贱 认奴作郞 日字旁的字 珊珊来迟 谁昔 昭鉴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引入歧途 呼天抢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