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15
五哀诗 晁大夫 —— 司马光
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 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 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忧虑。作者以“人主恩犹盛”开头,说明统治者的恩宠仍然众多,但随之而来的“谗夫弄舌端”,暗示了小人谗言的危害。接着,诗中提到“旋闻就斧质”,指的是突然间被斩杀,无法解开衣冠,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痛。相继提到的“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说明了反叛者的阴险和忠臣的失望。最后一句“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则是对晁氏家族覆灭的哀叹,以及对汉室安稳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著称。他是宋仁宗时期的权臣,曾任宰相,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治国理政。
创作背景:五哀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局势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臣遭贬谪的悲痛。诗中提到的晁大夫,可能是当时被冤屈的忠臣,诗人借此表达对忠良之士的同情和对小人得志的痛心。
这首《五哀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忠臣的无奈。开头两句“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直接点出当时局势的矛盾,尽管君主仍对忠臣施以恩宠,但小人的谗言却让忠臣陷入困境。接下来的“旋闻就斧质”,暗示了忠臣的命运多舛,突然的死亡和无力反抗传达出一种悲凉感。诗中对反贼与谋臣的对比,更加突显出忠臣的冷暖自知,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悲观态度。最后一句则是对晁氏家族的哀悼,同时也蕴含着对汉室兴衰的哲思,揭示了历史的无常与人事的变迁。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紧凑,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臣命运的悲痛,以及对政治环境的深刻忧虑,揭示了忠良之士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悲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谗夫”指的是什么?
A. 忠臣
B. 小人
C. 反贼
D. 君主
“旋闻就斧质”中“斧质”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死亡
C. 胜利
D. 富贵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忠臣的赞美
B. 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C. 对小人的愤怒
D. 对个人命运的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