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4:08
作者:金兆蕃 〔清代〕
类型:古诗词
残年倦旅,心迹一浮萍。忺酩酊。游溟涬。酒如渑。鬓霜惊。每饭在乡井。梅破岭。松翳径。杨枝靘。桃花圣。四时情。鹎鵊高吟,无梦不思颍。竹屋茅亭。对明湖十里,宛转棹歌声。旧侣将迎。话生平。忆贞元盛。诗酒兴。莺花影。曲江晴。瑶佩赠。琼楼迥。百无成。尽飘零。众醉敢孤醒。调龙性。结鸥盟。笳鼓竞。风尘暝。误归耕。户外沧桑,吾自爱吾鼎。浅雪深更。拨寒炉灰看,心字转分明。百感纵横。
在岁末的旅途中,岁月已然疲惫,心思如浮萍般漂泊不定。时常酩酊大醉,游荡在大海的波涌之中,酒似清水般淡薄,鬓角的白霜让我惊讶。每顿饭都在乡间的集市上解决,梅花在山岭上盛开,松树遮蔽的小径,杨枝轻拂,桃花如圣洁。四季的情感在心中涌动,黄鹂在高歌,无梦的我思念着那条溪流。竹屋茅亭,面对明湖十里,悠扬的划船歌声在回荡。老朋友将要相聚,聊聊往昔的生活,回忆贞元年间的繁盛,诗酒之兴,莺花的身影,曲江在晴空下的美景。瑶佩的赠礼,琼楼的高耸,一切都已成空,尽数飘零。众人醉倒,我却孤独清醒。调和龙性,结下鸥鸟的盟约,笳鼓争鸣,风尘如梦。误归了田野,户外的沧桑,我自爱我的鼎。浅雪更深,拨开寒炉的灰烬,心字渐渐分明,百感交集。
作者介绍:金兆蕃(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慨。他的诗词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岁暮之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反映出其对自然、友情、岁月流逝的深刻理解。
《六州歌头·岁暮感怀,用东山韵》是金兆蕃在岁末之际的抒情作品,诗中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的开篇以“残年倦旅”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孤独与疲惫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接着,作者用“酒如渑”“鬓霜惊”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饮酒消愁的无奈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梅花、松树、桃花,都是春天的象征,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而“竹屋茅亭”和“明湖十里”的描写则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示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旧友相聚的情景又勾起了诗人对过往的美好回忆,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活的热爱,最终在“百感纵横”中达到情感的高潮,体现出对人生的全面反思与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残年倦旅”意指什么?
诗人提到的“梅破岭”象征什么?
“众醉敢孤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