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州歌头 孤山寻梅

《六州歌头 孤山寻梅》

时间: 2025-04-27 07:51:02

诗句

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

逋仙去。

谁为主。

自疏花。

破冰芽。

乌帽骑驴处。

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

踏残雪,趁晴霞。

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

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

水绕云遮。

思无涯。

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

冻蜂衙。

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

瘦争些。

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

重呼酒。

摘琼朵。

插鬓鸦。

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

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

吹断城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1:02

原文展示:

孤山岁晚,石老树查牙。逋仙去。谁为主。自疏花。破冰芽。乌帽骑驴处。近修竹,侵荒藓,知几度。踏残雪,趁晴霞。空谷佳人,独耐朝寒峭,翠袖笼纱。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水绕云遮。思无涯。又苔枝上,香痕沁,幺凤语。冻蜂衙。瀛屿月,偏来照,影横斜。瘦争些。好约寻芳客,问前度,那人家。重呼酒。摘琼朵。插鬓鸦。唤起春娇扶醉,休孤负锦瑟年华。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风沙。吹断城笳。

白话文翻译:

在孤山的岁末,老石头上长着树,树木苍老,像是查牙一样。仙人已去,谁来掌控这一切?自有清香的梅花绽放,破冰而出。骑着驴子、戴着乌帽的我,在修竹旁,踏着荒草,走了多少次?踩着残雪,追逐着晴天的霞光。在空谷中,佳人独自忍受着清晨的寒冷,翠绿的衣袖轻轻笼罩着她的身姿。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梦中总是相互思念。水环绕着,云朵遮挡着,思绪无尽。又在苔藓的枝头,留有香痕,像幺凤的啼鸣。冻蜂在蜂房里嗡鸣。瀛屿的月亮偏偏照过来,影子斜斜地投射。瘦弱的身影争着去探访,想要邀请寻芳的朋友,问问以前的那家人。重重地呼唤酒,采摘琼花,把它插在头发上。唤醒春天的娇媚,扶着醉意,不要辜负这锦瑟的年华。怕这美丽的芳华不再,回头却容易被风沙吹散,吹断了城中的笛声。

注释:

  • 孤山:指的是一座孤独的山,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清幽。
  • 查牙:比喻树木的老态,可能是指树木的苍老状态。
  • 逋仙:指的是仙人已经离去,象征着一种失落感。
  • 乌帽:古代的帽子,常见于隐士或游方者,体现诗人的身份。
  • 琼朵:指美丽的花朵,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孤山之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的怀念,反映了元代人对于孤独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悟。

诗歌鉴赏:

《六州歌头 孤山寻梅》是一首集自然美与内心情感于一体的诗。诗中描绘了孤山的冬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追寻与思考。孤山的沉寂与自然的冷清相映成趣,诗人以“孤山岁晚”开篇,直接引入背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着,描绘了梅花破冰而出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在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对空谷佳人的描写,展示了对美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承受。她“独耐朝寒峭”,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孤独的承受。诗中“甚江南江北,相忆梦魂赊”,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最后,诗人通过对酒的呼唤、对花的采摘,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心中有对流逝时光的惋惜,但仍然渴望抓住当下,享受生命的美好。这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深厚,展现了元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山岁晚:在孤山上,年末的景色。
  2. 石老树查牙:老石头上,树木苍老。
  3. 逋仙去:仙人已经离去,暗示孤独。
  4. 谁为主:问谁来掌控这一切。
  5. 自疏花:梅花自开,象征生命。
  6. 破冰芽:梅花破冰而出,显现生命力。
  7. 乌帽骑驴处:骑驴者的形象,体现诗人身份。
  8. 近修竹,侵荒藓:修竹旁的荒草,反映自然的凋零。
  9. 知几度:已走过多少次。
  10. 踏残雪,趁晴霞:在雪地上,追逐晴天的霞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逋仙去”,将人比作仙人,表达失落感。
  • 拟人:如“香痕沁”,把香气赋予生命,增加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水绕云遮”,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孤山的景色与梅花的绽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反映出一种在孤独中追求美好与生命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山:象征孤独与清幽。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佳人:象征美好与灵动。
  • :象征欢愉与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乌帽骑驴”,这个形象代表什么? a) 仙人
    b) 隐士
    c) 诗人
    d) 游方者

  2. 诗中“踏残雪,趁晴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孤独的接受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c) 诗人
  2.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张翥的《六州歌头 孤山寻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主题上都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但张翥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孤独之感,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个人情感与对爱情的思考。两者皆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查询

山竹枝(自化感寺携来,至清源,投之辋川耳) 大觜乌 三月三十日程氏馆饯杜十四归京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阴山道 酬知退 相和歌辞。董逃行 贻蜀五首。李中丞表臣 寄昙、嵩、寂三上人 天坛上境 遣行十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行雨施 走字旁的字 靦颜天壤 見字旁的字 智贵免祸 承结尾的成语 四字头的字 姑墨 倒八字的字 鸿飞霜降 示字旁的字 包含菜的词语有哪些 野屯 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久裦 俵施 丘岳 量小力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