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禋霈进封一首

《禋霈进封一首》

时间: 2025-05-07 18:00:37

诗句

忽得中都讯,纶言下玉墀。

名为开国子,实类出家儿。

不记操麻卷,犹堪谱荔枝。

吾方抽手扳,谷璧欲安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0:37

原文展示:

忽得中都讯,纶言下玉墀。
名为开国子,实类出家儿。
不记操麻卷,犹堪谱荔枝。
吾方抽手扳,谷璧欲安施。

白话文翻译:

突然得知中都的消息,圣旨已经降下。
名义上我被封为开国子,实际上却像个出家人。
不再记得操持麻卷的事,仍然可以谱写荔枝的乐曲。
我正准备放手一搏,谷璧(象征美德和正义)想要安置于何处呢?

注释:

  • 中都:指的是古代的都城,可能指的是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
  • 纶言:指的是皇帝的诏书、圣旨。
  • 开国子:指的是被封为开国功臣的子孙,名义上的荣誉。
  • 出家儿:形容不问世事,或指形同出家人。
  • 麻卷:指的是书籍或卷轴,这里可能暗指学业。
  • 荔枝:象征着美好、丰收的事物。
  • 谷璧:古代传说中的宝物,象征着德行和正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激昂的气势,也有细腻温婉的情感,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思考与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政权更迭的历史背景。诗人通过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兴亡,反映了对名利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禋霈进封一首》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矛盾的作品。开篇便以“忽得中都讯”引出皇帝的诏令,表明诗人在这个权力中心中获得的地位。然而“名为开国子,实类出家儿”则揭示了这种地位的虚幻与无奈,诗人对世俗荣华的无所依恋,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有对名利的渴望,又有对荣华富贵的无所谓,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吾方抽手扳,谷璧欲安施”一句,蕴含着诗人面对美德与正义的选择,似乎在告诫自己在荣华与理想之间所作的抉择。这种矛盾与挣扎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使得读者在品读时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还能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得中都讯:突然听闻都城的消息,展现了时局的变化。
  2. 纶言下玉墀:圣旨降下,象征着权力的威严。
  3. 名为开国子,实类出家儿:名义的荣华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
  4. 不记操麻卷:放弃了学业的追求,体现诗人的洒脱。
  5. 犹堪谱荔枝:虽然放弃,却仍能创造美好的事物。
  6. 吾方抽手扳:表现出一种挣扎与选择。
  7. 谷璧欲安施:暗示着对美德和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名与实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内心矛盾。
  • 象征:荔枝和谷璧象征着美好与理想,深化了诗意。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个人对名利的态度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世俗荣华的淡漠与对真理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都:象征权力与地位的中心。
  • 开国子:名利的象征,却又显得空洞。
  • 荔枝:美好与丰收的象征,暗含诗人的理想追求。
  • 谷璧:象征正义与德行,体现了诗人的道德取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汴京
    B. 南京
    C. 成都
    D. 洛阳

  2. 诗人在这首诗中对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无所谓
    C. 否定
    D. 追求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加内省,李白则更显豪迈。两者虽都探讨人生与理想,却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个体选择。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晨起 次杨丈喜雨 和丁使君八咏楼 赏花醉吟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其八 归耕 偶题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夹芳 伤老 病后负暄 元宵小饮游人填塞殊可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字旁的字 天镜 金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通邻 傱勇 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有鉴于此 蠖屈螭盘 怒色 点指莋脚 卤字旁的字 独得之见 傻儿凹 训结尾的成语 靣字旁的字 贼眉贼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