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45:12
题定山梵放轩
作者: 胡珵 〔宋代〕
道人避世氛,山腰著只园。
千夫斸青冥,豁达窗户搴。
鬼神间施设,俨护龙象筵。
法鼓空中鸣,龙卧层崖巅。
幽灵骇今昔,异事樵夫传。
眷茲水云侣,精赏托妙缘。
努力办己事,追驾佛祖肩。
凭高发钟磬,梵音落诸天。
况时解禅缚,迢遥倚层轩。
放意万物外,目送孤鸿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定山的生活与思想,诗人通过隐士的视角,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逃避与对自然的热爱。隐士在山腰建立了一个小园,远离世俗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尽管有千人来砍伐山林,隐士依然拥有一扇开阔的窗户,能够看到广阔的天空。诗中提到鬼神的存在,暗示着隐士的生活不仅是与自然的交融,也与超自然的力量相连。法鼓的声音在空中回荡,龙蟠卧在高崖之巅,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幽灵的传说令人震惊,樵夫的故事则传递出不同时代的变迁。隐士与水云为伴,欣赏自然的美好,努力修身养性,追随佛祖的思想。高处的钟磬声响起,梵音悠扬,仿佛落入了天空。在这宁静的时光中,隐士解脱了世俗的束缚,任意而放,目送孤鸿飞翔。
作者介绍:胡珵,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山水、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隐士生活的定山,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与对自然与佛理的向往。在宋代,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寻求内心的平静。
《题定山梵放轩》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作者通过描绘隐士在山中隐居的生活,表现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与对自然和佛理的向往。诗中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隐士的生活虽然与世隔绝,但他却在这份孤独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法鼓空中鸣”、“龙卧层崖巅”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象征了佛教思想的深邃。特别是“放意万物外,目送孤鸿翩”,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一个隐士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追求。在宋代文人追求隐逸与精神寄托的背景下,胡珵的这首诗无疑是对这一主题的深刻诠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法鼓”象征什么?
填空题:隐士在山腰建立了一个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孤鸿”象征着世俗的纷扰。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