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5:51
烟外吴山数点青,寒波渺渺抱空亭。
国门尚奉将军令,海徼方高处士星。
岂悔邹枚惟作赋,何妨申伏且专经。
临岐不作杨朱泣,渔父沧浪曲可听。
在烟雾缭绕的远处,吴山隐约可见几抹青色;
寒冷的波涛轻轻环绕着空旷的亭子。
国门依然在执行将军的命令,
海边高处闪烁着士人的星光。
我难道会因为邹枚只会作赋而感到后悔吗?
何妨在酷热的夏日里专心研究经典。
在岐路旁不必为杨朱流泪,
渔父的沧浪曲依然动听。
作者介绍:王懋忠(1640-1710),字承志,号白山,清代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懋忠游览沧浪亭时,受自然景色启发,表达了他对士人理想和人生选择的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描写与哲理思考的结合,展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清代士人的风范。首联以“烟外吴山数点青”开篇,描绘了远处的吴山在烟雾中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寒波渺渺抱空亭”勾画出水波轻拂亭子的情景,增强了诗歌的动感与空间感。
在中间两联中,诗人将国家的现状与个人的理想相结合,提到“国门尚奉将军令”,展现出国家的武装与威严,反映出对士人理想的向往。而“岂悔邹枚惟作赋,何妨申伏且专经”则显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坚定信念,强调即便身处困境也要专注于学问与创作。
最后两句“临岐不作杨朱泣,渔父沧浪曲可听”令人深思。诗人不愿为名利所困,反而愿听渔父的歌谣,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传达出对真实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在生活中超脱于名利的洒脱态度,展现了清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