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6:22
次韵张晋彦秋日
王从 〔宋代〕
地迥高楼目,天寒故国心。
江鸥无万里,云木目千寻。
门掩斜阳下,人归落叶深。
风前怅何许,入耳越乡吟。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提到站在高楼上,视野广阔,却因天寒而生出对故国的思念。江边的鸥鸟在苍茫的江水中飞翔,远道而来的云木则如同千寻的高峰。夕阳下的门扉轻掩,回家的行人如同落叶般沉寂。诗人在风中感到迷惘,耳边传来的乡音更是增添了他的愁绪。
作者介绍:王从,字子贞,南宋诗人。其作品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一年中最为凋零的季节,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地迥高楼目”便引入了一个高远的视角,表现了诗人在高楼之上俯瞰大地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天寒故国心”一语,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秋天的寒气使他感受到故乡的距离愈发遥远,情感愈加沉重。
“江鸥无万里”则通过描绘江边孤飞的鸥鸟,象征了诗人的孤独,暗示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与对故乡的牵挂。而“云木目千寻”则通过云和树的高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境况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风前怅何许,入耳越乡吟”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在风中迷茫的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吟唱。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秋日的自然景象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充满了浓厚的乡愁。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天寒故国心”中“故国”指代的是?
诗中提到的“江鸥”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