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1:21
赋桂隐用王从周韵
史弥宁 〔宋代〕
诗禅在在谈见月,
未抵江西龙象窟。
尔来结习莲社丛,
谁欤超出行辈中。
我知桂隐传衣处,
玄机参透涪仙句。
萧萧吟鬓天风吹,
有酒唤客斟酌之。
渠伊放浪真达者,
诗成醉卧清阴下。
只恐香名吹上天,
学容花底长陶然。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诗禅中谈论月亮,未曾到过江西的龙象窟。自从加入莲社后,不知有谁超越了同行者。我知道桂隐的传承之地,玄机领悟了涪仙的诗句。微风轻拂,吟唱的鬓发披散,呼唤朋友来斟酒。那位放浪形骸的真正达者,诗成后醉卧在清凉的阴影下。只怕他那香名被吹上了天,像花儿一样在底下悠然自得。
史弥宁,字惟白,号桂隐,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深厚的禅意和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文人交游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莲社”与“桂隐”,展现了他对文人群体的认同与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对文人交往的思考,富有禅意。开头提到“诗禅在在谈见月”,即在月下吟唱,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给人以遐想。接着提到江西龙象窟,既是地理的描绘,也是对智慧、机缘的向往。
诗中对“桂隐”的提及,暗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认同,表达了对于高洁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萧萧吟鬓天风吹”,形象地描绘了微风拂过的场景,给人以清凉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中。
“有酒唤客斟酌之”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携畅饮的愉悦,展现了诗人乐天知命的态度。诗的最后几句“只恐香名吹上天,学容花底长陶然”,则在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名声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与雅致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文人精神的追求,呈现出宋代文人特有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文人交往的珍视,以及对名声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高洁、清雅生活的理想。
诗中提到的“龙象窟”位于哪个省份?
“桂隐”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莲社”是指什么?
答案:
对比史弥宁的《赋桂隐》与李白的《月夜思》,两者都是描绘月夜的景象,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史弥宁则更注重于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友人关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