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36
新诗十九首,丽格出青冥。
得处神应骇,成时力尽停。
正愁闻更喜,沈醉见还醒。
自是天才健,非关笔砚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创作新诗的经历和感受。写了十九首新诗,风格清丽,宛如从青空中飞出。创作的时候,灵感与神韵交织,让人惊叹,但最终还是感到力不从心。正当愁苦之际,听到美妙的诗句反而更加喜悦。虽然饮醉其中,却又清醒过来。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天赋的力量,不在于笔墨的灵动。
姚合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约840年,卒年约886年。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诗作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该诗作于唐代,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诗歌创作受到极大的鼓舞。姚合在这一环境下,受到诸多文学流派的影响,融合了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创作出这首表现自我与时代的诗作。
《喜览泾州卢侍御诗卷》展现了姚合对新诗创作的独特感悟和思考。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创作过程中的灵感闪现与内心挣扎,体现了诗人与诗歌之间的深刻关系。开篇“新诗十九首,丽格出青冥”,即刻引发读者的兴趣,诗人将自己的作品比作从青空中飞出的美丽事物,生动地传达出创作的喜悦与激情。
而后“得处神应骇,成时力尽停”,则表现出创作中的困惑与疲惫,灵感似乎如潮水般涌来,但在面对实际创作时,却又感到力不从心,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接着“正愁闻更喜,沈醉见还醒”,诗人自我反思,在愁苦中却又感受到新的欣喜,显示出诗人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最后一句“自是天才健,非关笔砚灵”,则是对创作灵感源泉的深刻思考,强调真正的创造力源于内心的天赋,而非单纯依赖外在的工具。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示了姚合敏锐的心灵与深邃的艺术追求。
新诗十九首,丽格出青冥。
表达了作者创作了多首新诗,并且诗的风格十分优雅,如同从高空中飞来的美丽事物。
得处神应骇,成时力尽停。
灵感的显现让人感到惊叹,但在创作过程中却感到疲惫无力,无法继续。
正愁闻更喜,沈醉见还醒。
在愁苦之中,反而因诗歌之美而感到喜悦,虽然沉醉其中,却又清醒过来。
自是天才健,非关笔砚灵。
强调创作的灵感源于天赋,而非仅仅依赖于笔墨的技巧。
整首诗通过描绘创作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灵感来源的思考,体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美好,强调内在天赋的重要性。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灵感与探索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创作过程的深刻理解。
诗中“新诗十九首,丽格出青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创作数量与质量
B. 诗人的愁苦心情
C. 诗人与自然的关系
D. 诗歌的历史背景
“正愁闻更喜”中的“更喜”意指什么?
A. 更加痛苦
B. 更加快乐
C. 更加忧伤
D. 更加失落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创作的绝望
B. 对诗歌的热爱与思考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青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