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乐羊子妻

《乐羊子妻》

时间: 2025-05-01 04:24:58

诗句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

姑怪问其故。

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

”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

妻闻,操刀而出。

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

盗亦不杀其姑。

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4:58

原文展示: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白话文翻译: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不知是哪家的女儿。羊子曾在路上捡到一块遗失的金子,带回家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之士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吃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来谋求私利,以玷污自己的品行呢!”羊子非常惭愧,于是把金子丢弃在野外,并远行去寻找老师学习。一年后回来,妻子跪着问他原因,羊子说:“长时间在外,心中思念,没有其他特别的事情。”妻子于是拿起刀走向织机,说:“这织物从蚕茧中产生,通过织机完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直到一寸,一寸一寸地积累,最终成为一丈一匹。现在如果割断这织物,就会失去已经完成的部分,耽误时间。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以成就美好的品德。如果中途回来,与割断这织物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她的话感动,再次回去完成学业,于是七年没有回来。曾经有别人家的鸡误入他们的园子,婆婆偷偷杀来吃,妻子面对鸡肉不吃而哭泣。婆婆奇怪地问她原因。妻子说:“我悲伤我们家贫穷,以至于食物中有别人家的肉。”婆婆最终放弃了吃那鸡肉。后来有盗贼想要侵犯妻子,先劫持了她的婆婆。妻子听到动静,拿着刀出来。盗贼说:“放下你的刀跟我走,可以保全,不跟我走,就杀了你的婆婆。”妻子仰天叹息,举刀自刎而死。盗贼也没有杀她的婆婆。太守听说这件事,立即抓捕并处死了盗贼,并赐给妻子丝帛,以礼安葬她,封号为“贞义”。

注释:

  •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河南,地名,今河南省一带。乐羊子,人名。
  • 遗金一饼:遗失的一块金子。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比喻有志之士不接受不正当的利益。
  •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比喻廉洁的人不接受施舍。
  • 捐金于野:把金子丢弃在野外。
  • 引刀趋机:拿起刀走向织机。
  • 一丝而累: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
  • 丈匹:一丈长的布匹。
  • 懿德:美好的品德。
  • 刎颈而死:用刀割断脖子自杀。
  • 缣帛:丝织品。
  • 贞义:坚守贞操和道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晔,字蔚宗,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后汉书》。该诗通过讲述乐羊子妻的故事,展现了她的贞洁、智慧和勇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妇女品德的重视。

创作背景: 该诗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传达了作者对贞洁、廉洁和勇敢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妇女品德的期望和评价。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乐羊子妻的故事,展现了她的高尚品德和智慧。首先,她拒绝了丈夫带回家的遗金,表明了她对廉洁的坚持。其次,她用织布的比喻劝诫丈夫继续学业,显示了她的智慧和远见。最后,她在面对盗贼时选择自刎,展现了她的勇敢和贞洁。整个故事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如“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和“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等,都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品德的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乐羊子妻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坚守贞洁和道义的人的颂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 介绍主人公的身份和背景。
  2.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 描述羊子在路上捡到金子并带回家。
  3.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 妻子引用典故,表明自己对廉洁的坚持。
  4.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 羊子感到惭愧,丢弃金子并远行求学。
  5.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 羊子一年后回来,妻子询问原因。
  6.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 妻子用织布的比喻劝诫丈夫。
  7.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描述织布的过程,比喻积累学问。
  8.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 比喻中途放弃学问的后果。
  9.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 劝诫丈夫继续学业,成就美好品德。
  10.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 羊子被感动,继续学业,七年未归。
  11.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

    • 描述妻子面对婆婆偷吃鸡的情景。
  12. 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

    • 妻子解释哭泣的原因。
  13. 姑竟弃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

    • 婆婆放弃吃鸡,盗贼劫持婆婆。
  14. 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 妻子持刀面对盗贼。
  15. 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

    • 妻子选择自刎,盗贼未杀婆婆。
  16. 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 太守表彰妻子的贞洁和道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和“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以及织布的比喻。
  • 象征:如遗金、织布等,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 对仗:如“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和“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贞洁、廉洁和勇敢的品质。通过乐羊子妻的故事,作者传达了对这些品德的重视,并鼓励人们坚守道义,追求高尚的品德。

意象分析:

  • 遗金:象征不正当的利益。
  • 织布:象征积累学问和品德。
  • 刎颈:象征坚守贞洁和道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乐羊子妻拒绝了什么? A. 遗金 B. 食物 C. 衣服 D. 书籍

  2. 乐羊子妻用什么比喻劝诫丈夫继续学业? A. 织布 B. 耕田 C. 读书 D. 旅行

  3. 乐羊子妻最终选择了什么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贞洁? A. 自刎 B. 逃跑 C. 呼救 D. 反抗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列女传》:记载了许多古代妇女的贞洁故事。
  • 《女诫》:班昭著,论述妇女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诗词对比:

  • 《乐羊子妻》与《列女传》中的其他故事,都展现了古代妇女的贞洁和勇敢。
  • 《乐羊子妻》与《女诫》,前者通过具体故事展现品德,后者则是理论性的论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后汉书》:范晔著,包含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
  • 《列女传》:刘向著,记载了许多古代妇女的贞洁故事。
  • 《女诫》:班昭著,论述妇女的品德和行为准则。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 西江月·醉透香浓斗帐 千秋岁·中秋才过 千秋岁·休嗟磨折 千秋岁·万红暄昼 蓦山溪·神仙院宇 蓦山溪·金柔火老 临江仙·知有阆风花解语 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 江神子·阑干掐遍等新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包含盈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对子戏 山高月小 行师动众 龠字旁的字 山栖谷隐 昏障 石臼港 鸟字旁的字 杞人 断尾雄鸡 身不由主 口含天宪 包含妾的词语有哪些 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