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5:53
风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
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
试问西山雨,何如湘水春。
悠然一长啸,妙绝两无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感悟。诗中提到风月带来的生活情趣,让人感到江湖间的自在与洒脱。时光流逝,岁月的变迁让诗人的眼界焕然一新。作者向西山的雨询问,与湘水的春天相比,哪一个更美?最后,诗人发出一声长啸,感慨其中的绝妙,似乎无与伦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子华,号晦庵,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主张理学,强调道德修养与理智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朱熹晚年,正值他在理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上取得显著成就之时。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朱熹作为理学家的哲学思考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首句“风月平生意”以风月开篇,既引入了自然的元素,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看法,认为人生的乐趣往往来源于对自然的欣赏与体悟。“江湖自在身”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在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年华供转徙,眼界得清新”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带来的变化使得诗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内心更为清新与明朗。通过“试问西山雨,何如湘水春”,朱熹将两种自然景象进行对比,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自我情感的表达。在悠然自得的状态中,诗人发出长啸,展示了其超然的心境。
整首诗透过自然与人生的相互交融,展现了朱熹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感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对比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诗中的“年华供转徙”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