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4:01
暑中待月小酌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火伞朝张复暮张,若教无月底禁当。
隔林欲上光先漏,窥户无多气已凉。
万里无云天似水,一奁新镜色如霜。
广寒宫里应无酒,挽住姮娥劝一觞。
在炎热的夏天,太阳早晚都在升起和落下,若是没有月亮,就只能在这热闹的日子里忍受。隔着树林想要看月光,已经先透出了一丝光亮;透过窗户看过去,空气已经显得凉爽。
万里无云,天空如同一片清澈的水面,一池新镜子映出如霜的色泽。广寒宫里应该没有美酒,劝说嫦娥一起饮一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多样,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盛夏时节,杨万里在炎热的天气中,期待着月亮的到来,以此来消暑并抒发自己的情感。此时的社会环境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诗人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暑中待月小酌》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夏季炎热中对月亮的期待与对美酒的渴望。开篇的“火伞朝张复暮张”,便将夏日的炎热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火焰般炙热的阳光笼罩着大地,让人感到窒息。接下来的“若教无月底禁当”,则表达了对月亮的渴望,诗人似乎在说,若没有月亮,连心灵的宁静也无法获得。
诗中“隔林欲上光先漏,窥户无多气已凉”,描绘了初夏的傍晚,诗人透过林间的缝隙,想要捕捉月光的美丽。此时,窗外的空气已经变得凉爽,给了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形成了夏日的强烈对比。最后两句“广寒宫里应无酒,挽住姮娥劝一觞”则借用嫦娥的典故,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和对美酒的向往,似乎在邀请月中女神共饮,以消解内心的孤独和炎热。
整首诗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炎热与夜晚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与对酒的渴求,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孤独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火伞”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冬天的寒冷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凉爽
D. 春天的繁花
本诗中提到的“姮娥”是指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仙女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位画家
诗中“隔林欲上光先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与希望
B. 失落与悲伤
C. 喜悦与欢庆
D. 疲惫与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暑中待月小酌》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