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1:39
上巳后一日,同子文、伯庄、永年步东园三首
作者:杨万里
兄弟相过看牡丹,
牡丹看了看东园。
攀翻花木来还去,
九径还行十八番。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们在春天的上巳节后的一天,聚集在东园赏花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他们兄弟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美丽牡丹的欣赏。兄弟们在花丛中穿梭,享受着春日的悠闲与快乐。
“上巳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节日,通常在春天,具有洗涤、游玩的传统。诗中提到的牡丹花常与春天的生机和繁华相联系,象征着青春和生命的美好。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展现生活的美好。
这首诗创作于春日,诗人和兄弟们一起游玩,感受春天的气息,体现了家庭和睦、亲情深厚的主题。
杨万里的这首诗展现了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兄弟团聚赏花的描绘,表现出浓浓的亲情与春日的生机。诗的开头提到“兄弟相过看牡丹”,直接点出主题,强调了兄弟之间的情谊。接着,诗人描写了牡丹花的绚烂与东园的美丽,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生动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攀翻花木来还去,九径还行十八番”则生动地表现了游玩的乐趣,展现了游玩的活泼气氛和兄弟间的欢快情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整首诗围绕着春日的游玩与兄弟情谊展开,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亲情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兄弟之间的情谊?
诗中的“九径”和“十八番”分别指什么?
答案: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但杨万里的作品更侧重于家庭和亲情的体现,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象征生命的无常和离别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