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斋前梅花二首其一`

《南斋前梅花二首其一`》

时间: 2025-05-07 18:07:58

诗句

山园腊里日蔬芜,只有南斋最起予。

竹映梅花花映竹,翠毛障子玉妃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7:58

原文展示:

山园腊里日蔬芜,只有南斋最起予。
竹映梅花花映竹,翠毛障子玉妃图。

白话文翻译:

在山园中,腊月的阳光下菜蔬稀少,唯有南斋的梅花最让我欣赏。
竹子映衬着梅花,梅花又映衬着竹子,翠绿的毛障子就像是玉妃的图画。

注释:

  • 腊里: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 蔬芜:蔬菜稀少,生机萎缩的样子。
  • 南斋:指作者的南边书斋,隐喻其安静雅致的居所。
  • 竹映梅花:竹子映衬梅花,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 翠毛障子:指竹子生长的地方,像是被翠绿的毛发遮挡着的障子(屏风),暗示一种美的意境。
  • 玉妃图:玉妃是指古代美丽的女子,这里用以形容梅花和竹子的美丽场景。

典故解析:

  • 南斋:在古代文人中,书斋常用作隐居或创作之所,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陶冶情操的生活态度。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它在冬天盛开,象征着不畏严寒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4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诗、文、词俱佳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关注自然景物和人情世事,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冬季,梅花在寒冷的腊月中绽放,正是杨万里对冬季景色的赞美,反映了他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独特的自然描写而著称。诗人在寒冷的腊月中,描绘了南斋的梅花与竹子的和谐美景,展现出一种恬淡、清雅的生活态度。前两句以“山园腊里日蔬芜”开头,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氛围,表现出冬季的萧条与宁静。而“只有南斋最起予”则转向对梅花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独钟和欣赏。

后两句通过“竹映梅花花映竹”的描写,展现了梅花与竹子之间的相互映衬,创造出一种富有层次感的画面。“翠毛障子玉妃图”不仅描绘了竹子与梅花的美丽场景,更引发了对美的联想,诗人仿佛将自然景物融入了人间的美好。整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写中,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清雅与宁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园腊里日蔬芜:描绘出腊月的山园中,菜蔬的稀少,表现出冬季的冷清与孤寂。
  2. 只有南斋最起予:转而抒发诗人对南斋梅花的喜爱,表现出梅花在严冬中的独特魅力。
  3. 竹映梅花花映竹:竹子和梅花相互映衬,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4. 翠毛障子玉妃图:通过美丽的意象,描绘出竹梅相映成趣的画面,富有艺术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竹映梅花花映竹”,体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美人,增强了诗歌的美感与意境。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绘梅花和竹子,表现了在严冬中自然的美丽,反映出诗人内心宁静、淡泊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清高。
  • 竹子:象征着正直、坚韧。
  • 南斋:象征着诗人的隐逸生活和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斋”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诗人的书斋
    C. 一种饮料
    D. 一种食物

  2. “山园腊里日蔬芜”中“蔬芜”意指: A. 蔬菜丰富
    B. 蔬菜稀少
    C. 蔬菜新鲜
    D. 蔬菜可口

  3. 诗中反映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冬夜读书示子聿》郑板桥

诗词对比:

《梅花》王安石同样以梅花为主题,描绘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傲然姿态,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杨万里的《南斋前梅花》形成对照,前者更显豪情,后者则更显清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金陵渡 寄人 桃花溪 滁州西涧 金陵图 征人怨 / 征怨 泊秦淮 赤壁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秋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移的成语 齲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祝不胜诅 千状万态 灵贶 迁延稽留 桐偶人 首字旁的字 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神工天巧 非愚则诬 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鲜 包含群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树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