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1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10:07
与长孺共读东坡诗
枉看平生多少书,分明便是蠹书鱼。
万签过眼还休去,一字经心恰似无。
急读何如徐读妙,共看更胜独看渠。
麴生冷笑仍相劝,惜取残零觅句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起读东坡(苏轼)的诗歌的感受。作者感慨自己读了许多书,但发现那些都如同书虫般无用;即使是看过万卷书,字字句句也似乎无所用处。急于阅读不如慢慢品味,和别人一起阅读更好于独自一人。最后,作者提到一位朋友在冷笑自己,劝说自己珍惜那些零散的句子。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研究古诗的热潮。诗人通过与友人共读,反思自我读书的方式,强调阅读的质量远胜于数量,倡导细品诗文。
这首诗通过对比“急读”和“徐读”,表达了诗人对阅读态度的深刻思考。急于阅读往往只能获得表面的理解,而细细品味则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与深邃。诗人借用“蠹书鱼”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那些无用书籍的厌恶,反映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及对阅读质量的重视。
此外,诗中提到的“共看更胜独看渠”,强调了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与价值,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交流的快乐。最后一联中提到的“麴生冷笑”,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自我反省的幽默感。
整首诗节奏舒缓,意境深远,既有对诗歌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思索,展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强调了阅读的质量和交流的重要性,倡导慢读、细读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对知识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急读”与“徐读”的区别是什么?
“麴生冷笑”中的“麴生”指的是什么?
诗中强调“共看”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