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1:19
涌岫跳峰尺许宽,坐看云雾起岩间。
九疑荒远巫阳险,未必真山胜假山。
山峰涌动,间歇地向上跳起,宽约一尺;坐在这里看云雾在岩石之间升起。
九疑山远且荒凉,巫阳山又险峻,未必真的山比假的山要好。
“九疑”与“巫阳”都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常被文人所歌咏。九疑山与巫阳山在古代被视为险峻之地,具有神秘色彩。此处提及这些山,表明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思考与感悟。
杨万里(1127-1206),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此诗可能是在杨万里游历山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与思考。通过对真假山的比较,表达了对自然本质的追求。
杨万里的《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小山》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独特视角。首联“涌岫跳峰尺许宽”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山峰的形态,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山的生动与灵动。第二句“坐看云雾起岩间”则以静态的视角,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云雾在岩间升起,充满了动感与神秘感。
在下联中,诗人以“九疑荒远巫阳险”引入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强调了这些山的险峻与荒凉,形成一种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对自然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未必真山胜假山”则升华了整个诗的主题,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真谛的探讨,质疑了“真山”与“假山”之间的价值观念。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上则有着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杨万里作为宋代诗人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造诣。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探讨了自然真与假的哲学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两个山名是:
a) 黄山与泰山
b) 九疑山与巫阳山
c) 梯山与青山
“未必真山胜假山”的意思是:
a) 真山一定比假山好
b) 假山更好
c) 不一定真山比假山好
杨万里的《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小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杨万里的诗更加强调对自然本质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观带来的情感体验。两者在诗风上各具特色,但共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