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9:39
《塘上行》
作者:甄宓 〔两汉〕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这首诗的意思是:
池塘中生长的蒲草,叶子繁茂而茂盛。
旁边的人能够行仁义,但没有谁能比我自己更了解自己。
众人的口舌可以熔化黄金,让君主与我分离。
想起君子离开我的时刻,我常常感到忧愁与痛苦。
我想见到君子的容颜,心中感到忧伤如刀割。
每当我思念君子时,心中常常充满悲苦,夜夜无眠。
不要因为他人的才华而抛弃我所爱的事物。
不要因为鱼肉的便宜而抛弃葱和蒜。
不要因为麻和麻绳的便宜而抛弃菅草和蒯草。
外出时也感到忧愁,回家时同样感到愁苦。
边疆多悲风,树木何其修长。
只愿与君共享快乐,延年益寿千秋。
甄宓,字氏,生于汉末,作为一位才情出众的女性,因其美貌与才华受到广泛赞誉,后成为著名的“才女”。她的诗作风格独特,往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塘上行》是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女性在爱情和人生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所表达的思念与忧愁,是对失去和分离的深刻感受。
《塘上行》是一首情感丰富的古诗,展现了甄宓对爱情的独特理解。诗中以“蒲”作为引子,象征着生活的繁茂与美好,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苦楚。诗人在描绘池塘时,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隐喻自己的情感状态,蒲草的茂盛与她心中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开头便设置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随后将情感逐渐引入,表现了对君子的深切思念。尤其是“众口铄黄金”的比喻,通过民众的口舌,使得爱情在外界的干扰下变得脆弱而不堪。这里,甄宓不仅是在诉说个人的苦痛,也在反映社会对个体情感的影响。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没有直接表白,而是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尤其是“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这一句,强调了在爱情面前,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情感,而非外在的价值和地位。
全诗的情感基调由忧伤逐渐转向坚定,尽管面对着离别与孤独,诗人仍然渴望与心爱之人共享快乐,追求长久的幸福。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为深刻,展现了甄宓对爱情的坚定信念与勇敢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对分离的深切思念,强调内心情感的珍贵与对物质的超然。诗人在忧伤中展现出坚定的信念,传递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甄宓的《塘上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众口铄黄金”是指什么?
诗人希望与君共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