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酬裴舍人见寄

《酬裴舍人见寄》

时间: 2025-05-07 22:37:55

诗句

谁道重迁是旧班,自将霄汉比乡关。

二妃楼下宜临水,

五老祠西好看山。

再葺吾庐心已足,每来公府路常闲。

诗陪亚相逾三纪,石笥烟霞不共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7:55

原文展示:

谁道重迁是旧班,自将霄汉比乡关。
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
再葺吾庐心已足,每来公府路常闲。
诗陪亚相逾三纪,石笥烟霞不共攀。


白话文翻译:

谁说我重新迁居就不再是旧日的朋友呢?我心中仍将这高远的天际与故乡相比。
在二妃楼下,临水而建的环境恰好适合,五老祠西边的山景也格外美丽。
我再次修缮了我的小屋,心里已经满足了,常常在去公府的路上悠闲地走着。
与亚相相伴的诗歌已逾三十年,然而在石笥上的烟霞中,我却无法与之共享这美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迁:再次迁移,指重新搬家。
  • 霄汉:高空,天际。
  • 二妃楼:指的是二妃楼,可能与历史人物有关。
  • 五老祠:供奉五位老人的庙宇,通常有高山名胜。
  • 再葺:再次修缮。
  • 石笥:石制的箱子,可能用来盛放书籍或文具。
  • 烟霞:云雾、景色,通常表现自然的美丽。

典故解析:

  • 二妃:历史上可能指的是王昭君和王嫱,二妃楼常被用作形容美丽的地方。
  • 亚相:指的是当时的宰相或高官,表示交情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巨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山水、田园,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巨源迁居后,表达了他对新居环境的满意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与裴舍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酬裴舍人见寄》是一首表现友情和对生活热爱的诗作。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新居环境的满意,以及对旧友的怀念。首句“谁道重迁是旧班”,以反问的方式开篇,强调了作者对友谊的坚持,尽管迁居,但心中仍有旧友的存在,这种情感贯穿全诗。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作者用“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展现出新居的美丽环境,表现了他对新生活的满足和喜爱。接着,“再葺吾庐心已足”传达了他对家园的珍视与安逸的生活态度,显示出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陪亚相逾三纪,石笥烟霞不共攀”,则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诗歌的陪伴,体现出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生活和自然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歌颂,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道重迁是旧班:质疑外界对他重新迁居的看法,强调旧友谊依然存在。
  2. 自将霄汉比乡关:用高远的天空与故乡相比较,显示对故乡的思念。
  3. 二妃楼下宜临水:描写新居环境的美丽,展现自然景观。
  4. 五老祠西好看山:继续描绘周边的山水,表现对自然的欣赏。
  5. 再葺吾庐心已足:表达对重新修缮家的满足感。
  6. 每来公府路常闲:描绘生活的悠闲。
  7. 诗陪亚相逾三纪:提到与友人长久的诗歌交流。
  8. 石笥烟霞不共攀:感叹无法与友人共享眼前的美景,流露出淡淡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空与故乡相提并论,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引发思考,强调情感的深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新居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传达出一种洒脱而又深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霄汉:象征高远的理想与思乡之情。
  • 二妃楼:代表着美丽的环境与历史文化。
  • 五老祠:象征着古老的文化传承与自然的雄伟。
  • 石笥:代表着诗人的文人气质与对文学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妃楼”与“五老祠”分别代表什么?

    • A. 诗人的家
    • B. 美丽的景点
    • C. 友人的住所
    • D. 诗作的题材
  2. 诗的主题核心是什么?

    • A. 战争
    • B. 友情与自然
    • C. 爱情
    • D. 社会现象
  3. 诗中“再葺吾庐心已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失望
    • B. 对环境的满足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杨巨源与王维的作品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偏向于禅意;杨巨源则在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着重于友情的情感。两者虽然均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杨巨源诗集》
  3.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对于理解《酬裴舍人见寄》这首诗提供了全面的视角,从原文到背景,再到意象与情感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诗的美。

相关查询

紫荆花 过琴斋 牵牛花 过新桥 槿花 武康姓丁人号生魂神合邑骚动 分司卒至富池 德生堂 古意 藤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飞珠溅玉 祝尧龄 鞭擗进里 幺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扇惑人心 琰圭 珠旒 飞桨 敝帚自享 持疑不定 長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促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