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27
北来人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家庭和国家的深切感慨。全诗可以翻译为: “十口人同处一地,如今却变成孤雁飞翔。饥饿中在荒废的寺庙里挖菜,贫穷中穿着破旧的衣服。豪华的府邸里歌声和钟声此起彼伏,而沙场上骑兵却稀少。老身将在闽地死去,不能再见到帝王的归来。”
诗中提到的“翠銮”象征着国家的权威与繁荣,而“沙场探骑稀”则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凋敝。这些意象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境遇的无奈与悲伤。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杰,号思庵,福建闽江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国事的关心以及个人的忧愁,风格沉郁悲凉。
《北来人》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灾多难之时,诗人通过个人的遭遇,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家庭破裂的现实,表达对理想的失落与对故国的怀念。
《北来人》通过简单而深刻的意象,揭示了诗人对家国变故的无奈与悲哀。开篇“十口同离仳”直接点出家庭的破裂,表达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接着“今成独雁飞”借用孤雁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诗中以“饥锄荒寺菜”描绘了诗人遭受的生活困境,反映出因战乱而产生的饥荒与贫困。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豪华的生活与沙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助。最后一句“老身闽地死”更是直白而沉痛,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悲凉与无奈,既有对国家的忧虑,也有对家庭的思念,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家庭破裂和国家动荡展开,通过个人的痛苦与无奈,展现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苦难与挣扎。
诗中“十口同离仳”意指什么?
A. 家庭团聚
B. 家庭分离
C. 旅行
D. 吃饭
“饥锄荒寺菜”中“荒寺”指的是什么?
A. 繁华的寺庙
B. 荒废的寺庙
C. 新建的寺庙
D. 破旧的房子
诗人对国家的情感是什么?
A. 自豪
B. 怀念和悲伤
C. 恼怒
D. 忽视
刘克庄的《北来人》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切感受,前者更侧重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后者则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虽各有侧重,但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家庭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时代背景下的共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