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3:08
霏霏日摇蕙,骚骚风洒莲。
时芳固相夺,俗态岂恒坚。
恍忽夜川里,蹉跎朝镜前。
红颜与壮志,太息此流年。
轻柔的阳光摇曳着蕙草,阵阵微风洒落着莲花。
时光的芳华总是难以长久,世俗的风俗又怎能持久坚固?
恍惚间似在夜川里,辗转流连于朝镜前。
红颜与壮志交织,感叹这流逝的岁月。
诗中提到的“红颜与壮志”常用于描绘年轻女子的美貌与追求理想的志向,反映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的叹息。
沈佺期(约710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仲容,号子真,晚号山人。他生活在盛唐时期,受到王维、李白等人的影响,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览镜》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正值人生的转折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览镜》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人生感悟,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对美好青春的珍视。首联“霏霏日摇蕙,骚骚风洒莲”以清新的意象开篇,描绘了一个温婉而富有生机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接着,诗人转入对人生的沉思,提出“时芳固相夺,俗态岂恒坚”,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无奈和对世俗的反思。诗中“恍忽夜川里,蹉跎朝镜前”则通过夜与朝的对比,加深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受,夜川的恍惚与朝镜的清晰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人在时光面前的迷茫与无力。
最后一句“红颜与壮志,太息此流年”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以红颜代指青春,以壮志象征理想,表达了对二者在时光流逝中逐渐远去的感慨,深切地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的情怀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时间与现实时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霏霏日摇蕙”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时芳固相夺”中的“芳”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流逝的岁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沈佺期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青春和理想的追求,但李白的语言气势磅礴,更加豪放,而沈佺期则更细腻,充满感性思考,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