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芙蓉

《芙蓉》

时间: 2025-04-26 06:40:15

诗句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平愁。

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15

原文展示:

芙蓉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平愁。
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鲍照作品的闲吟,同时又引发了对屈原的忧愁。诗人希望西风不要吹动,因为红色的衣裳在秋天的寒风中显得更加不堪忍受。

注释:

  • 鲍照:东汉时期的诗人,以辞采华丽著称,著有《鲍照集》。
  • 屈平:指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其代表作有《离骚》。
  • 西风:指秋天的风,象征着凋零和忧伤。
  • 红衣:象征青春和美丽,红色在古代常与爱情、热情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写风花雪月的诗作,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秋季创作,诗人通过吟咏古代诗人的作品,表达了自身的情感与思考,体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芙蓉》是一首情感真挚而又富有哲理的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诗人提及鲍照的作品,表现出对古人文采的欣赏和对他们情感的共鸣。鲍照以华丽的辞藻和深邃的情感而著称,诗人以他的作品作为引子,进一步引入屈原的愁苦。屈原的悲情不仅是历史的沉痛,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共鸣。这种情感的延续,构成了诗的灵魂。

而“莫引西风动”一句,则是对外部环境的抵抗,诗人在美丽的秋天中感受到了一种凋零的气息,西风的吹动不仅带走了生机,也带来了忧愁。诗中的“红衣”象征着青春与美丽,而在秋天的背景下,这种美丽显得格外脆弱。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通过对古人的回顾与对自然的感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吟鲍照赋:诗人悠闲地吟诵鲍照的诗作,展示了对古诗的热爱。
  • 更起屈平愁:吟诵中不由自主地想起屈原的愁苦,表达了对不幸命运的感同身受。
  • 莫引西风动:希望西风不要吹动,暗示对变化与不安的渴望。
  • 红衣不耐秋:象征着青春的脆弱,在秋风中显得更加无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闲吟”和“更起”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红衣象征青春与美丽,西风则象征着凋零与忧伤,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古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忧愁,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着美丽与纯洁,也可能指代诗人的情感状态。
  • 西风:秋天的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红衣:象征青春与爱情的美好,但在秋日的背景下显得脆弱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鲍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明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红衣”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诗人希望西风吹动,带来新的生命。 (对/错)

答案:

  1. B
  2. 青春与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孤独与美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对自由的追求,而陆龟蒙则更显忧伤与无奈。
  • 《春望》:杜甫描绘了国破家亡的悲痛,而陆龟蒙的诗则在个人情感上做了更细腻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赠尤检正四首 其四 简徐季益 题曾真君炼丹井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 早行五首 其五 初三日晚题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师契约看白莲 枕上 寄李宁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袅袅娉娉 垄断组织 熔于一炉 小太太 冠结尾的成语 舌字旁的字 破门而出 牝开头的成语 见字旁的字 邋邋遢遢 火字旁的字 直项 包含粥的成语 瓦字旁的字 配人 爻字旁的字 土豪劣绅 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半面之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