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袭美初植松桂偶题

《袭美初植松桂偶题》

时间: 2025-05-02 10:46:03

诗句

轩阴冉冉移斜日,寒韵泠泠入晚风。

烟格月姿曾不改,至今犹似在山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6:03

原文展示

袭美初植松桂偶题
作者:陆龟蒙 〔唐代〕

轩阴冉冉移斜日,
寒韵泠泠入晚风。
烟格月姿曾不改,
至今犹似在山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的场景:阳光斜斜地照射下来,树荫渐渐移动;清冷的韵味随着晚风轻轻吹来。即使经过了很长时间,月亮的姿态依旧没有改变,仿佛仍然处在山中那样静谧。

注释

字词注释

  • 轩阴:指车轩或屋檐下的阴影。
  • 冉冉:形容缓慢而柔和的样子。
  • 斜日:指夕阳,太阳在西下时的状态。
  • 寒韵:清冷的气息或音韵。
  • 泠泠:形容清凉的声音。
  • 烟格:烟雾缭绕的格局。
  • 月姿:月亮的形态或姿态。
  • 山中:指山中幽静的环境。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生平及其他详细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初植松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静谧环境的向往,反映了唐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傍晚,诗人以“轩阴冉冉移斜日”开篇,描绘出夕阳西下的柔和景象,这种光影的变化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接着用“寒韵泠泠入晚风”进一步渲染了傍晚的清冷气息,声音和气味在这里交织,形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后两句“烟格月姿曾不改,至今犹似在山中”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不变与永恒的思考,尽管时间在流逝,但自然景观的静谧与美丽却依然存在。这种超然的态度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宁静的感受,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轩阴冉冉移斜日:通过“轩阴”与“斜日”对比,展现出黄昏时分光影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2. 寒韵泠泠入晚风:描绘晚风中传来的清冷气息,强化了傍晚的静谧感,增强了诗的氛围。
  3. 烟格月姿曾不改:借助“烟格”与“月姿”强调自然的恒久与不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
  4. 至今犹似在山中:结尾处的回归,强调诗人对山中那种幽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宁静的哲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晚风和寒韵比作一种清凉的感觉,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月姿曾不改”表现出月亮的静谧与恒久,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景观的永恒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晚风:象征清凉与宁静,带来沉思。
  • 月亮:象征永恒与不变,反映诗人对自然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轩阴”指的是什么?
    A. 夕阳
    B. 树荫
    C. 山中

  2. “寒韵泠泠入晚风”中的“泠泠”形容的是?
    A. 热闹
    B. 清凉的声音
    C. 微风

  3.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赞美自然
    C. 感叹人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自然景色,追求静谧的境界。
  • 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描写月亮表现孤独与美。

诗词对比

  • 王维与陆龟蒙:两者都擅长描写自然,但王维的诗多表现哲理,而陆龟蒙则更侧重于情感与细腻的画面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 《陆龟蒙诗集》

相关查询

题任处士幽居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 废宅花 都门晚望 过洞庭 赠陈逸人 旅中秋月有怀 榜曲 过耶溪 湖州韩使君置宴(一作陪韩中丞宴不饮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诗标 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告老还家 病字头的字 前程远大 快马一鞭 魚字旁的字 比肩随踵 博杂 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骂嗔 麥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单晶体 沉几观变 曰字旁的字 力倍功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