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5:12
空城雀
作者:罗隐 〔唐代〕
雀入官仓中,所食能损几。
所恨往复频,官仓乃害尔。
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张水。
饮啄要自然,何必空城里。
小雀飞入官家的仓库中,吃了多少粮食能造成多大的损失呢?
我所痛恨的是它们频繁来往,官仓反而成了它们的祸害。
鱼网不在空中,鸟网也不在水边。
喝水啄食要顺其自然,何必在空城里进行捕捉呢?
“官仓”指的是官府管理的粮食仓库,在古代这个词常用来指代公共资源。通过“雀”与“官仓”的对比,反映出小鸟的捕食与官仓的关系,寓意着对公共资源的珍惜与对小害的反思。
作者介绍:
罗隐,字惟白,号紫云,唐代诗人。以其骈文和诗歌见长,特点是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官府管理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在当时,官仓的粮食管理常常受到社会的关注,诗人借雀入官仓的意象,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
《空城雀》一诗通过小雀入官仓的场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这里不仅表现了对小鸟行为的无奈和对粮食损失的忧虑,更深层地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雀儿的出现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那些看似微小但却能对人类造成一定影响的事物。
诗中“所恨往复频”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小鸟频繁出入的无奈与惋惜,似乎在暗示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干扰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接下来的“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张水”则进一步阐释了自然的规律,强调了饮食应当顺其自然的道理,而不是人为设置障碍。
整首诗风格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比和暗喻,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无谓捕猎的反思,彰显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正是这种对自然与人类行为的深入理解,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单纯的描写,而形成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对人为活动的反思,强调了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小雀飞入官仓”表达了什么?
A. 小雀对粮食的喜爱
B. 官仓粮食的安全
C. 对公共资源的珍惜
“饮啄要自然”强调了什么?
A. 人为捕捉的必要性
B. 自然法则的重要性
C. 小雀的习性
诗人对小雀的态度是?
A. 喜爱
B. 无奈和惋惜
C. 漠不关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