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

《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

时间: 2025-05-07 12:05:28

诗句

宦途不复更经营,归去东南任意行。

别后几回思会面,

到来相见似前生。

久居竹盖知勤苦,旧业莲峰想变更。

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05:28

原文展示:

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
作者:罗隐 〔唐代〕

宦途不复更经营,
归去东南任意行。
别后几回思会面,
到来相见似前生。
久居竹盖知勤苦,
旧业莲峰想变更。
为谢佯狂吴道士,
耳中时有铁船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杨炼师,感慨人生的变化和归隐的思考。诗人感叹自己在官场上的经历再也不想继续,决定回到东南,随心所欲地生活。在分别后,几次想念相会,到再见时却如同前世重逢。长期居于竹林之中,体会到辛勤的苦楚,心中对旧业的莲峰也生出变更的念头。特别感谢那位假装疯狂的吴道士,因为他耳边时常响起铁船的声音,似乎暗示着世事的变迁。

注释:

  • 宦途:指官场生涯。
  • 东南:地名,通常指诗人向往的归隐之地。
  • 别后:分别之后。
  • 前生:前世,指过去的经历和情感。
  • 竹盖:竹林中的住所,象征隐逸。
  • 莲峰:与诗人旧业相关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修道或隐居的地点。
  • 佯狂:假装疯癫,吴道士的行为。
  • 铁船声:可能象征着世俗纷扰或变化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唐代诗人,字景纯,号惭愧,晚号隐君。生于官宦之家,因屡遭宦海沉浮,最终选择隐居,诗风清新高远,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归隐的渴望,恰逢社会动荡、官场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友人的送别抒发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方式,句式简练而意境深远。诗中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开篇“宦途不复更经营”,直接表明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失望与无奈,紧接着的“归去东南任意行”则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与渴望。

中间几句“别后几回思会面,到来相见似前生”,不仅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也隐含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重逢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后续“久居竹盖知勤苦”则是对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既有对辛勤劳作的自省,也让人感受到安静生活中潜藏的苦闷。

结尾的“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意象,吴道士的狂态与铁船声交织在一起,似乎暗示着世俗与隐逸之间的冲突与和谐。整个诗作在情感上跌宕起伏,既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深思,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宦途不复更经营:在官场的生活已不再想继续。
  2. 归去东南任意行:选择返回东南,过随心所欲的生活。
  3. 别后几回思会面:分别后几次想到重聚的情景。
  4. 到来相见似前生:再见时的亲切感仿佛是前世的缘分。
  5. 久居竹盖知勤苦:长期隐居在竹林中,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
  6. 旧业莲峰想变更:对于曾经的事业有了改变的想法。
  7. 为谢佯狂吴道士:特别感谢那位假装疯癫的吴道士。
  8. 耳中时有铁船声:耳边不时响起铁船的声音,象征生活的变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宦途”与“东南”、“久居”与“旧业”,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比喻:用“铁船声”象征着世俗的纷扰与变迁。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归隐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宦途:象征官场,代表世俗生活。
  • 竹盖:象征隐逸,体现宁静的生活环境。
  • 莲峰:象征旧业,代表诗人的过往事业。
  • 铁船声:象征世事的纷扰与变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罗隐在诗中对官场的态度是: A. 继续经营
    B. 厌倦
    C. 满意
    D. 忽视

  2. “耳中时有铁船声”中的“铁船声”主要象征: A. 内心的宁静
    B. 世俗的变迁
    C. 自然的声音
    D. 友人的问候

  3. 诗中提到的“吴道士”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A. 聪明
    B. 疯狂
    C. 冷静
    D. 忍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反映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诗词对比

  • 罗隐的《送杨炼师却归贞浩岩》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首诗都表达了归隐与对世俗的反思,但罗隐更多展现了与友人的情感联系,而陶渊明则强调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安宁的追求。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诗经解读》
  3.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 赠张处士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采白术 廖秀才归衡山县 依韵答吴正仲罢饮 陆子履示秦篆宝 永叔白兔 送李载之殿丞赴海州榷务 徒步访李宣叔宣叔有诗依韵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离乖 田字旁的字 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到黄河心不死 骨字旁的字 气急败丧 包含儵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盹的词语有哪些 了无惧意 禾字旁的字 翳地 鳞次栉比 扼腕长叹 音字旁的字 包含蜜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糖房 品搭 积善余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