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1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15:35
日驭驾轮入东尾,
望后黑月将浃旬。
惟时十月二十四,
积庆高门生异人。
霏霏霜华翦寒梢,
天地严肃无妖氛,
秘藏和气付贤者,
粹然不受世俗法。
观其玉润得嘉耦,
义之正恐为前身。
自从平步官职场,
事业磊落难具陈。
东阳古郡号富壤,
寇火之后风俗贫。
征财榷利日扰扰,
藉公得与人为春。
坐令七邑再生育,
此德重大无比伦。
吾闻造物甚昭爽,
报以公寿当如椿。
我公骨相已奇艾,
道气日日生精神。
他时雍容入廊庙,
端以黄发为甫申。
题舆虽此暂留滞,
随分亦可酬佳辰。
庭前香雾欲云起,
可无一醉欢邦民。
驾着阳光的车轮驶入东边,
回望那黑暗的月亮快要浸入了旬日。
今天正值十月二十四,
门庭高大的家族迎来了异人。
霜华飞舞,寒枝摇曳,
天地之间肃穆无妖邪之气。
和谐的气息寄托于贤者,
纯粹地不受世俗的束缚。
看那如玉般润泽的配偶,
正义的身姿恐怕是前世的因缘。
自从平步青云进入官场,
事业磊落,难以详述。
东阳古郡因其富饶而著称,
然而经过战火后,风俗却贫困。
征财和榷利日复一日地扰乱,
借助公权利与人为善。
希望七邑再次繁荣,
这种德行重大无可比拟。
我听说造物者非常清明,
回报公寿,应该如松柏般长青。
我公的骨相已是奇特,
道德之气日日滋养精神。
将来他若雍容华贵地进入朝庙,
便是以黄发作为长者的象征。
虽然在此时此地暂时停留,
但随缘也能酬答良辰美景。
庭前的香雾欲升腾而起,
就应该不醉而欢庆邦国的百姓。
郑刚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见长,常专注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
本诗写于郑刚中为朋友王倅庆生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严肃而清新的秋日场景,反映出对贤者风范的赞美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王倅生辰》是一首极具深意的古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社会的反思。诗的开头以“日驭驾轮入东尾”入画,阳光的温暖与黑月的对比,传达出节令的交替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霜华、寒梢的描写,使得秋天的清冷与肃穆感扑面而来,强调了天地间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秘藏和气付贤者,粹然不受世俗法”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贤者的尊重与向往,认为真正的和谐与气息应归于那些不受世俗束缚的人。接着“观其玉润得嘉耦”,诗人由此引入到友人的成就与品德,进一步升华了对友情的赞美。尤其是“自从平步官职场,事业磊落难具陈”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感叹在纷扰的官场中,真正的事业与品德难以显露。
后段通过对东阳古郡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变迁与风俗的贫困,诗人以“征财榷利日扰扰”表现商业化对人际关系的冲击,然而诗人仍希望通过公权利与人为春,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感。最后的祝福“我公骨相已奇艾”与“庭前香雾欲云起”则是对朋友未来的美好期望,渗透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对仗,情感深邃而真切,是对友谊、德行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王倅生辰的祝福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强调德行与和谐的重要性,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与和谐,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与积极的生活态度。
题目:诗中提到的“十月二十四”是指什么重要的日子?
题目:诗中“霏霏霜华”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题目:诗中提到的“东阳古郡”以什么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