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4:59
寄用晦上人
作者: 魏野〔宋代〕
帝里如何忘旧山,却因知已得名贤。
司仓道合唯无可,吏部交游祇大颠。
紫色袈裟无蕙带,清斋衬施有苔钱。
诗中琴里偏相忆,用晦还应信仲先。
在京城中,怎能忘记那旧日的山川?只是因为知交好友都已成了名士。
在司仓的官道上,唯有无可奈何的苦闷;在吏部的交游中,竟然只是空虚的颠倒。
身着紫色袈裟却没有蕙草的带子,清淡的斋饭上却有苔藓的痕迹。
在诗中和琴声里,总是偏偏想念你,我想用“晦”这个字来寄托对仲先的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魏野,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作和风格被后人铭记。诗风多表现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社会交往频繁的时期,诗人身处繁华的京城,内心却怀念故土与旧友,反映出对名利生活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寄用晦上人》通过对京城繁华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开篇的“帝里如何忘旧山”即直指心中无尽的乡愁,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难以忘怀那份对旧日山水的留恋。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述官场交游的空虚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紫色袈裟和清斋的意象则凸显了诗人清高淡泊的性情,显示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一句以“用晦”作结,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与珍视。整体而言,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隐秘而又浓厚的乡愁与友情之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紫色袈裟”象征高贵的身份)、对仗(如“清斋衬施有苔钱”对比生活的清淡与繁华的虚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友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孤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旧山”指的是什么?
A. 旧友
B. 故乡
C. 旧书
“紫色袈裟无蕙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空虚
C. 快乐
“用晦”是指什么?
A. 用愁苦
B. 用光明
C. 用朦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魏野的《寄用晦上人》更加强调对友情的思念,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由与孤独的追求;两者都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出内心的情感世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