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00:15
庭训堕渺茫,师授悖严诫。
羌予不惑年,行己得夷隘。
今岁客东鲁,似为神所介。
驾言逐秋风,得展阙里拜。
遥遥鲁甸馀,汶水走湍濑。
凭轼望云林,郁郁佳气叆。
齐庄趋两楹,奠献成孤酹。
岿然三圣封,仰止高泰岱。
恨生千年后,今夕备扫洒。
披云睹天日,太极开一画。
彼苍讵能言,谆谆圣为代。
三纲与九法,范围无内外。
君臣以之定,乾坤以之泰。
东周不可为,述作万世赖。
藐聆徇铎音,元化雷雨解。
敬想燕居容,金声锵玉佩。
当时七十子,授受俨如待。
凤兮鸣几时,诸子沸秋籁。
一朱乱红紫,百谷茷稊稗。
愚者甘下达,诞者乐语怪。
韫藏宝康瓠,斡弃清庙鼐。
明伦得不泯,而有六经在。
天高孰可阶,一气包厚载。
兹游固难言,默契心有会。
胸中九云梦,吞纳失蒂芥。
循循善诱辞,师也书诸带。
缅怀伯禽业,郁郁文献最。
三桓张公室,霸功炽而忲。
一奢去无复,荒陵馀石獬。
煌煌天乙孙,肤敏半冠盖。
德博庆自修,道大世能迈。
金石贯元精,泗波来远派。
汪濊一圣海,不随梁木坏。
归侍金丝堂,摄齐闻謦欬。
恍如到帝所,钧天广乐备。
洗我两耳聪,肉味忘一嘬。
咏归写遗音,风雅变鄘邶。
一箪老东家,吾知其乐大。
迟迟不忍去,寒日下苍桧。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0:15
拜奠宣圣林墓 王恽 〔元代〕
庭训堕渺茫,师授悖严诫。羌予不惑年,行己得夷隘。今岁客东鲁,似为神所介。驾言逐秋风,得展阙里拜。遥遥鲁甸馀,汶水走湍濑。凭轼望云林,郁郁佳气叆。齐庄趋两楹,奠献成孤酹。岿然三圣封,仰止高泰岱。恨生千年后,今夕备扫洒。披云睹天日,太极开一画。彼苍讵能言,谆谆圣为代。三纲与九法,范围无内外。君臣以之定,乾坤以之泰。东周不可为,述作万世赖。藐聆徇铎音,元化雷雨解。敬想燕居容,金声锵玉佩。当时七十子,授受俨如待。凤兮鸣几时,诸子沸秋籁。一朱乱红紫,百谷茷稊稗。愚者甘下达,诞者乐语怪。韫藏宝康瓠,斡弃清庙鼐。明伦得不泯,而有六经在。天高孰可阶,一气包厚载。兹游固难言,默契心有会。胸中九云梦,吞纳失蒂芥。循循善诱辞,师也书诸带。缅怀伯禽业,郁郁文献最。三桓张公室,霸功炽而忲。一奢去无复,荒陵馀石獬。煌煌天乙孙,肤敏半冠盖。德博庆自修,道大世能迈。金石贯元精,泗波来远派。汪濊一圣海,不随梁木坏。归侍金丝堂,摄齐闻謦欬。恍如到帝所,钧天广乐备。洗我两耳聪,肉味忘一嘬。咏归写遗音,风雅变鄘邶。一箪老东家,吾知其乐大。迟迟不忍去,寒日下苍桧。
在家庭的教育中,我感到迷茫,老师的教诲也违背了严格的戒律。在我四十岁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平和。今年我客居东鲁,仿佛是神灵的指引。我驾车追逐秋风,得以在阙里进行拜祭。远远望去,鲁国的田野延绵,汶水奔流不息。我倚着车轼,望着云林,那里充满了吉祥的气息。我庄重地走向两楹之间,独自进行祭奠。三圣的墓地巍峨耸立,高耸如泰山。我遗憾自己生在千年之后,今晚我准备好了扫洒。拨开云雾,我看到了天日,太极图展开了一幅画。苍天虽不能言,但圣人的教诲代代相传。三纲与九法,涵盖了内外的范围。君臣之间的关系因此而定,天地也因此而安定。东周的时代已无法挽回,但圣人的著作万世流传。我聆听着铎音,感受到了天地的变化。我尊敬地想象着圣人燕居时的容貌,金声玉振。当时的七十子,接受教诲,庄重如待。凤凰何时鸣叫,诸子如同秋天的风声。一朱混杂在红紫之中,百谷如同稗草。愚者甘愿低下,诞者喜欢谈论怪事。宝藏如同康瓠,清庙的大鼎被抛弃。明伦的教诲不会消失,因为有六经的存在。天高不可攀,一气包容了厚重的载物。这次旅行实在难以言表,但我心中有所领悟。我胸中的九云梦,吞纳了一切芥蒂。循循善诱的言辞,老师将其书写在带上。我缅怀伯禽的事业,文献最为丰富。三桓扩张了公室,霸业炽盛而过度。一奢离去不复返,荒陵只剩下石獬。煌煌的天乙孙,肤敏半数冠盖。德博庆自修,道大世能迈。金石贯穿了元精,泗波来自远派。汪濊的圣海,不随梁木而坏。归侍金丝堂,摄齐闻謦欬。恍如到达帝所,钧天广乐齐备。洗我两耳聪,肉味忘一嘬。咏归写遗音,风雅变鄘邶。一箪老东家,吾知其乐大。迟迟不忍去,寒日下苍桧。
作者介绍: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元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恽在元代访问山东曲阜,拜谒孔子墓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和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墓地的描绘和对儒家文化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圣人的无限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披云睹天日,太极开一画”等,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墓地的描绘和对儒家文化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圣人的无限敬仰。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阙里”是指哪个地方? A. 山东曲阜 B. 河南洛阳 C. 陕西西安 D. 江苏南京
诗中提到的“三圣”是指哪三位? A. 孔子、孟子、荀子 B. 孔子、颜回、子路 C. 孔子、老子、庄子 D. 孔子、墨子、韩非子
诗中提到的“六经”是指哪六部儒家经典? A. 《诗》、《书》、《礼》、《乐》、《易》、《春秋》 B. 《诗》、《书》、《礼》、《乐》、《易》、《论语》 C. 《诗》、《书》、《礼》、《乐》、《易》、《孟子》 D. 《诗》、《书》、《礼》、《乐》、《易》、《荀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