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7:46
四十功名未可期,秋怀应有故人知。
三刀远道销髀肉,九月清霜点鬓丝。
世路艰危忘栈险,宦情恬淡到官迟。
回看禁掖朋从隔,古县鸣笳向夜时。
四十岁时的功名还未可期盼,秋天的思绪应有旧友知晓。
经历三刀远途,消磨了身上的脂肪,九月的清霜已在鬓发上留下一丝白霜。
世道艰难险恶,让我忘却了栈道的危险,宦海浮沉让我对官场的情感淡薄而迟缓。
回头看看那禁宫的朋友们已是相隔甚远,古老的县城夜晚的号角声依旧响起。
作者介绍:蒋琦龄,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身处官场,常以诗歌抒发对时局的思考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四十岁时,正值人生的转折点,面临事业的迷茫与对未来的思索,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诗以“功名未可期”开篇,直接点出作者对未来的迷茫与焦虑,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诗中使用了“秋怀”、“九月清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忧伤而又清冷的氛围,体现了秋天的凋零与人心的孤寂。通过“世路艰危”和“宦情恬淡”,作者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厌倦,反映出对权力中心的疏远。最后以“古县鸣笳”结束,既是对故乡的眷恋,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形成一种怀旧而又悲凉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也深刻反思了人生的价值与人际关系的疏远,体现出一种对故乡和旧友的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九月清霜”所象征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蒋琦龄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对人生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抒情。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