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0:12
隐隐起何处,迢迢送落晖。
苍茫随思远,萧散逐烟微。
秋野寂云晦,望山僧独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模糊的钟声从何处传来,夕阳的余晖缓缓消逝。辽远的苍茫大地上随着思绪飘远,烟雾缭绕,显得愈发微弱。秋天的田野一片宁静,云层也显得暗淡,远处的山上,一位僧人独自归去。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官至监察御史。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烟际钟》创作于韦应物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之时。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孤独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烟际钟》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简单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幽、淡远的氛围。首联“隐隐起何处,迢迢送落晖”以钟声的隐约和夕阳的渐行渐远开篇,构建了一个悠远的时空背景。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钟声的飘渺与夕阳的无奈,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苍茫随思远,萧散逐烟微”则将思绪引向更深的层面,诗人通过“苍茫”和“随思远”描绘出一种辽阔的情感空间,似乎思绪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景象,更延伸至无尽的远方。这里的“烟微”不仅是视觉上的烟雾,更是对逝去和虚无的感慨。
最后两句“秋野寂云晦,望山僧独归”则以简单的景象总结全诗。秋天的田野寂静无声,云层变得阴晦,远处的僧人独自回归,传达了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幽的自然景色和深邃的情感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自然和生命无常的思考。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寂静与思索,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迢迢”意指:
A. 近乎
B. 遥远
C. 明亮
D. 阴暗
“苍茫随思远”中的“思”主要指:
A. 思考
B. 思念
C. 思绪
D. 思维
全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感叹秋天的美丽
B. 表达孤独与生命无常
C. 赞美山水田园
D. 描绘夕阳的壮丽
答案:
对比韦应物的《烟际钟》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和孤独的感受,但韦应物的诗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维则通过更为直接的自然景象构建宁静的氛围。
以上是对《烟际钟》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