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6:48
故旧书来访死生,时闻剥啄叩柴荆。
自嗟不及东家老,至死无人识姓名。
老朋友的书信传来,仿佛在问我生死的变迁。偶尔听到鸟儿啄柴的声音,敲打着荆棘。
我自叹不如东家的老者,直到死去也没有人认识我的名字。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坎坷,屡遭挫折,热爱国家,积极参与政治,但后期因遭贬谪而不得志,常以诗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时局动荡,国破家亡,陆游常常感叹自己被时代遗忘。
《杂感》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友谊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故旧书信的来访让诗人感受到生死的变迁,这种情感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深刻。诗中提到的“剥啄”,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暗示了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生命的感怀。接下来的自我感叹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他把自己与邻居的老者进行对比,显示出一种失落和孤独。邻家的老者或许在生活中受人尊敬,而自己却无人识姓名,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体现出陆游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思考氛围,使人不禁反思自我和生命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社会关系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旧”指的是:
A. 老朋友
B. 新朋友
C. 亲戚
D. 隔壁邻居
诗中“叩柴荆”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孤独
D. 兴奋
诗人的自我感叹主要体现了他对什么的思考?
A. 对国家的思念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D.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