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9:10
何处玉骢骄。柳外平桥。
王孙一去路迢遥。
往事如尘还似梦,忆着魂销。
尽日总无聊,门掩江皋。
春城空自度饧箫。
惆怅几番憔悴也,寒食花朝。
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那骄傲的白马呢?在柳树外的平桥上。
王孙一去,路途遥远。
往事如尘,如梦般虚幻,回忆起来令人心碎。
整日无所事事,门紧闭,独自坐在江边。
春天的城市里,空自听着细雨的箫声。
几次惆怅,憔悴的样子,正值寒食和花朝的时节。
作者介绍:
陈维岱,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对失去的惆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浪淘沙》通过对往事的缅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以“何处玉骢骄”引出对心爱之人的思念,表现了对美好往事的追忆。接着,诗人以“王孙一去路迢遥”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无聊,写出了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以“惆怅几番憔悴也”收尾,深化了情感的沉重与忧伤,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整体来看,诗中虽有春景,但却夹杂着浓郁的哀愁,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失去的深切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马
B. 一种花
C. 一种酒
D. 一种乐器
“惆怅几番憔悴也”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忧伤
C. 愤怒
D. 疲惫
诗中提到的“寒食”和“花朝”分别代表了什么?
A. 春天
B. 离别
C. 节日
D. 生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维岱的《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但李清照的诗中更多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而陈维岱则突出孤独与惆怅,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与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