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5:59
《怨歌行》 —— 吴少微 〔唐代〕
城南有怨妇,含情傍芳丛。自谓二八时,歌舞入汉宫。皇恩数流眄,承幸玉堂中。绿柏黄花催夜酒,锦衣罗袂逐春风。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三千人。君王厌德不忘新,况群艳冶纷来陈。是时别君不再见,三十三春长信殿。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绮窗虫网氛尘色,文轩莺对桃李颜。天王贵宫不贮老,浩然含泪今来还。自怜春色转晚暮,试逐佳游芳草路。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有逸句归来谁为夫,请谢西家妇,莫辞先醉解罗襦。
这首诗的意思是:城南有一位怨妇,她含情脉脉地依偎在花丛旁。她自以为正值青春年华,曾经歌舞进入汉宫。得到了皇帝的宠幸,享受着在玉堂中的快乐。绿柏和黄花催促着夜晚的酒宴,华丽的衣裳和轻盈的裙摆随春风飘荡。建章宫的西宫如同神仙般美丽,燕赵的美女多达三千人。君王厌倦了旧德,偏爱新妃,众多美貌的女子纷纷前来争宠。此时我与君别后不再相见,三十三春在长信殿的记忆中流逝。长信殿的重门白天紧闭,清幽的房间里,晨光照耀着幽静的帐子。华丽的窗户上布满虫网,尘埃遮住了清丽的景象,黄莺在文轩里与桃李的花色相映。天王的宫殿不留老者,满眼泪水我又回来了。怜惜春色已转晚暮,试着追随美好的游乐在芳草的路上。那娇小的美人夺人心醉,金鞍的少年曾经不屑一顾。回归后谁来做我的丈夫,请告知西家妇女,莫要推辞,先醉了再解开罗襦。
吴少微,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女性情感与宫廷生活,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怨歌行》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命运与情感。诗中通过怨妇的诉说,表现出对失去爱情的无奈和对美好青春的追忆,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与遭遇。
《怨歌行》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展现了唐代女性在宫廷中所经历的爱与恨。诗中怨妇的形象鲜明,她在花丛中自言自语,渴望青春的美好与爱情的温暖。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怨妇的情感层层展开,展现出她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多次提及“皇恩”“歌舞”“长信殿”等意象,展现了她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特别是“天王贵宫不贮老”一句,深刻反映了皇权对个人情感的冷酷无情,令人感叹。诗的最后,怨妇试图寻找一丝慰藉,借酒消愁,表达了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融合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爱情的哀叹,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失落的痛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怨妇的情感表达,探讨了青春的短暂与爱情的无常,反映了女性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挣扎,突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失去的哀伤。
《怨歌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二八时”指的是几岁?
诗中提到的“长信殿”象征什么?
将《怨歌行》与李清照的《声声慢》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无奈与追忆,但《怨歌行》更侧重于对失去的感慨,而《声声慢》则着重于细腻的情感与对理想爱情的期许。
以上为《怨歌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