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3:54
鹊桥仙·桃花
作者: 曾廉 〔清代〕
桃花树下,柴门未掩,
只道乞茶挨进。
玉颜砑白又微红,
画不出佳人风韵。
依依归去,回头重盼,
犹见仙鬟隐隐。
若使有意顾崔郎,
也合是前生缘分。
在桃花树下,柴门尚未关闭,
我以为是来乞茶的客人。
她的脸色如玉般洁白,有些微微的红晕,
却画不出她那令人倾倒的风韵。
她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头再望,
仿佛隐隐约约能见到她的仙女般的发髻。
如果她真的想要倾心于崔郎,
那也是前生注定的缘分。
“桃花”常常象征爱情与美好,桃花树下的情景,隐喻了诗中女子的柔情与思念。“乞茶”是古代常见的生活场景,反映出一种寻常而亲切的生活状态。崔郎的提及,可能指古代诗文中出现的情感寄托,暗示着命中注定的情缘。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爱情与自然,风格清新婉约,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背景较为安定,文人雅士追求浪漫与情感,诗歌多以抒情为主,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鹊桥仙·桃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忆。开篇的“桃花树下,柴门未掩”,不仅营造出一种恬静的自然氛围,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背景。女子的美丽与优雅通过“玉颜砑白又微红”的描写,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仿佛可以触摸到她那轻柔的气息。
“依依归去,回头重盼”,反映出女子对离别的依依不舍,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出一种情感的纠葛,令人感同身受。而最后的“若使有意顾崔郎,也合是前生缘分”,则将情感推向了更深的层次,暗示着命运的安排与情感的归属,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体现了清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桃花和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诗意的场景,使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与柔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颜”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面容
B. 凶恶的表情
C. 普通的容颜
D. 年老的面孔
“依依归去,回头重盼”表现了女子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不舍
C. 绝望
D. 冷漠
诗中提到的“崔郎”指代什么?
A. 诗中的女子
B. 意中人
C. 乞茶的人
D. 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目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意象以及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