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29
客中立春
玉烛传佳节,阳和应此辰。
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
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在这个春天的佳节,烛光映照着美好的时光,阳光和煦正适合这个时节。田间的土牛预示着丰收的年景,彩燕飞来则表明春天已至。腊月已过,星辰回归,寒冷的余威依旧留存。梅花和柳树的颜色交融,让我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人。
作者介绍
曹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作品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立春之际,正值农历新年后,诗人身在异乡,借此佳节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立春是春天的开始,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与祝福。
《客中立春》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作,诗人在异乡的立春佳节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涌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通过“玉烛传佳节”和“阳和应此辰”这两句,描绘出立春的节日氛围,烛光和阳光相互辉映,给人一种温暖而祥和的感觉。接着“土牛呈岁稔”和“彩燕表年春”两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田野的丰收与燕子的归来,相互呼应,使得春意盎然。
后半部分“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则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腊月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希望。而“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梅花的坚韧和柳树的生机,既是春天的象征,也引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离乡的孤独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梅花将柳色”)、对仗(“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动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烛传佳节”中的“玉烛”象征什么?
A. 明亮的光辉
B. 节日的吉祥
C. 农业的丰收
答案:B
“彩燕表年春”中,彩燕的出现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亲人的归来
C. 田野的丰收
答案:A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春天的喜悦
C.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