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7:00
淡云漠漠万山含,芳草青青一色酣。
扫墓斜坡忙百六,流觞曲水闹重三。
莺啼柳外声声啭,燕舞村前语语喃。
行遍溪南更溪北,贪寻碑碣入荒庵。
淡淡的云雾弥漫在万山之间,青翠的芳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醉人。扫墓的斜坡上,人们忙碌着,忙着祭扫祖先,酒杯在曲水边流转,热闹非凡。黄莺在柳树外声声啼鸣,燕子在村前飞舞,叽叽喳喳地交谈。游遍了溪南溪北,我贪婪地寻找那些碑碣,甚至走进荒废的小庵。
杜芷芗是近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初。她的作品通常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擅长描写生活的细腻与乐趣。
《清明郊游》创作于清明节前后,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扫墓与郊游的情景,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杜芷芗的《清明郊游》以清明节为背景,生动描绘了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和春日的自然美。诗的开头通过“淡云漠漠万山含”描绘了一个朦胧的春日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柔和与宁静。在“芳草青青一色酣”中,诗人将春草的青翠与生机融入其中,传达出春天的生动与活力。
接下来的描写集中在扫墓的场景,表达了对祖先的追思与敬仰。诗人用“扫墓斜坡忙百六”展现了人们忙碌的身影,流觞曲水则引入了那种雅致的气氛,诗意盎然。接着以“莺啼柳外声声啭,燕舞村前语语喃”来描绘春日的生机,鸟鸣和燕舞交织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传达了春天的欢乐与和谐。
最后两句“行遍溪南更溪北,贪寻碑碣入荒庵”则暗示了诗人追求历史与文化的渴望,让人感受到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思考。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清明节的深刻意义。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扫墓和郊游,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先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认同。
诗中描绘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清明节
D. 春节
“流觞曲水”指的是什么活动?
A. 祭祖
B. 饮酒赋诗
C. 放风筝
D. 游玩
诗中提到的“莺啼”和“燕舞”分别象征什么?
A. 友情与爱情
B. 生机与活力
C. 忧伤与惆怅
D. 自由与放飞
答案:1.C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