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7:11
原文展示:
忆昨登廊庙,忠言达帝聪。所思惟尽瘁,敢复计成功。半世江湖上,千忧寤寐中。汗青谁秉笔,请考众言公。
白话文翻译:
回忆昨日登上朝堂,忠诚的言论直达皇帝的耳中。我所思所想只是竭尽全力,哪敢再计较是否成功。半生漂泊在江湖之上,无数忧虑在梦中和醒时萦绕。历史由谁来执笔记载,请考察众人对他的评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忠诚、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纪念刘公(刘锜)而作。刘锜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建安知府,后因直言进谏而受到皇帝的赏识。诗中表达了对刘公忠诚和忧国忧民精神的赞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公忠诚和忧国忧民精神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忠臣的敬仰之情。诗中“忆昨登廊庙,忠言达帝聪”一句,直接点明了刘公在朝廷中的忠诚表现,而“所思惟尽瘁,敢复计成功”则进一步强调了刘公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的崇高精神。后两句“半世江湖上,千忧寤寐中”则描绘了刘公半生漂泊,忧国忧民的形象,最后以“汗青谁秉笔,请考众言公”作结,表达了对刘公历史地位的肯定和对后世评价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忠诚和忧国忧民精神的赞扬。通过描绘刘公在朝廷中的忠诚表现和半生漂泊的忧国忧民形象,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后世评价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忆昨登廊庙”指的是什么? A. 回忆过去的生活 B. 回忆在朝廷中的经历 C. 回忆与朋友的聚会 D. 回忆旅行的经历
“所思惟尽瘁”中的“尽瘁”是什么意思? A. 尽力而为 B. 尽力而为,不计个人得失 C. 尽力而为,只求成功 D. 尽力而为,只求名声
“汗青谁秉笔”中的“汗青”指的是什么? A. 书写用的笔 B. 史书 C. 书法作品 D. 历史事件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