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6:54
《探春慢 其二》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彩笔愁拈,画屏倦倚,良辰谁共游冶。
小篆香消,微波帘卷,还又夕阳西下。
曾说金钱买,信一刻春宵无价。
旧时月色依然,酒边心事慵写。
此际乡城漏永,应扫尽碧云,庭院潇洒。
暗卜油花,频挑烟蕊,遥忆长安今夜。
相对团栾影,尽肠断吴兰词帕。
梦约教寻,从他灯穗红灺。
在愁苦中用彩笔描绘画屏,倦倚其上,良辰美景却无人共享。小篆的香气已然消散,轻波摇曳的帘子卷起,夕阳再次西下。曾有人说金钱可以买到一切,但我相信一刻的春宵是无价之宝。旧时的月色依旧如昔,酒边的心事懒于书写。此时在乡城的漏壶仍在滴水,应该扫尽那碧云,庭院显得潇洒自若。暗中卜算油花,频频挑动烟蕊,遥想今夜的长安。对着团圆的影子,心中满是吴兰的词帕,令人肝肠寸断。梦中约定要寻找,那灯下红烛的光辉。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其诗词常常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季,诗人在春日的美好时光中感受到孤独与思念,抒发了对过往时光和爱情的怀念,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哲思。
《探春慢 其二》是一首典雅而又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伤感。词中开头用“彩笔愁拈”揭示了作者的内心状态,虽然手握彩笔,却感到愁苦,这种愁苦恰恰源于美好时光的孤独。接着,诗人通过对小篆香气的描绘,表现出春天的短暂与流逝,呼应了“良辰谁共游冶”的惆怅。诗中对金钱与春宵的对比,突显了情感的珍贵与无价,展现出诗人对金钱的反思。
在“旧时月色依然,酒边心事慵写”中,月色的恒久与酒边的懒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烦恼。之后,诗人通过“乡城漏永”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渴望扫尽心中的忧愁,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庭院意象,表现了对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最后,诗人在“梦约教寻”中展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情感更加深厚,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的憧憬。整首词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彩笔愁拈”比喻心情的沉重,“月色依然”赋予月亮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孤独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珍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彩笔愁拈”意指什么?
A. 创作的快乐
B. 愁苦的心情
C. 对艺术的追求
“春宵无价”强调了什么?
A. 金钱的重要性
B. 情感的珍贵
C. 时间的流逝
词中提到的“长安”,是指哪里?
A. 一个城市
B. 一种情感
C. 一种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深入理解清代词人的创作背景与艺术风格。